时间:2014-03-27 11:46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柴小倩 点击次数:
摘要:本文对福建师大潘新和教授在著作里所提出的“写作本位”理念提出质疑,并对“写作本位”理念提出的背景、原因及其必要性做了思考,认为“言语表现意识”是“写作本位”理念的核心,然而学生的“言语表现意识”能否通过削弱阅读教学的地位、强调写作教学的地位而得到更好的培养和发展,还有待商榷。
关键词:语文教学写作本位言语表现意识
一、什么是“写作本位”
“写作本位”的说法是2004年潘新和教授在著作《语文:表现与存在》中提出的,他认为“阅读,指向言语表现、指向写作”、“写作是阅读的目的”、“写作是语文能力的最高呈现”。“写作本位”的提法是对传统的阅读和写作的关系的颠覆,它强调了写作的重要性,认为:单纯的阅读教学是无价值的,阅读的目的是写作,是表现;单纯的阅读,只是知识的吸收和囤积,这是人类原始占有欲的表现,为吸收而吸收是浪费生命,语文的天平应该由“吸收”倾向“表现”;一个人具有言语表现意识才是存在的证明。
《小学语文教师》(2013.03)发表了潘新和教授的《弄潮儿再向潮头立》一文,他提出了以下观点:“在我的词典里,语文课程根本就不存在纯粹的阅读教学:一切语文课,都是写作课。表面上是阅读课,骨子里必须是写作课。”“以下位的低涵盖性的‘阅读’为‘本位’是错误的,以上位的高涵盖性的‘写作’为本位,才是应然的选择。”在文中他对管建刚老师的两个课例《理想的风筝》和《神奇的克隆》表示了认可和赞赏,认为把语文课堂上的每一个环节都落实到写作上是必需的,只有这样才能发展学生的言语表现意识。
综上所述,“写作本位”的理念首先否定了阅读教学的主体地位,而强调写作教学的地位,认为所有“阅读课”的本质都应该是“写作课”;其次,认为写作是阅读的根本目的,如果离开了写作,则阅读教学是无价值的,而写作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变成有言说欲望的表现者,因此,言语表现意识是“写作本位”理念的核心。
二、为何提出“写作本位”
1.对写作教学现状不满
写作教学的困境在现代语文教学界中已经存在很长时间。学生怕写作文,老师怕教作文。作文教学散乱、随意、无序、低效……作文教学受到诟病不止,却没有良好的解决对策。潘教授将其症结归结为:现在语文课堂被“阅读课”占据太多,而“写作课”少得可怜。因此,要改变作文教学的困境就一定要扭转“阅读本位”的现状,把“阅读本位”变成“写作本位”。
2.时代的变化导致对语文学科要求的变化
潘先生认为“阅读本位”的思想形成于旧社会向新社会的过渡时期。叶圣陶等语文教育家提出的“阅读本位”理念是为了普及知识,为了大众的生存需要,救民众于水火之中。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发展,“语文教育,不应只指向人的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而应指向人的生命本体的人性、人心、人格的养育,顺应人的言语本性,发展人的言语天性,指向表现、创造、发展的言语人生、诗意人生”。他认为现在以阅读为本位的语文教育关注得更多的是现实层面:即“应试”和“实用”,并没有体现出语文教育的价值,培养的不是人才,而是没有灵魂的机器,这是语文教育走错了路,只有“写作本位”的语文教育才能培养出真正的“人”——具有言语表现意识且能够通过自我创造和表现证明自我存在的人。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