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1-09 15:58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候青静 点击次数: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人们的精神生活日益丰富,文化观念逐渐提高,当代文学史料已经成为经久不息的一项文化积淀,它与历史文学的发展一脉相承,因此,要研究当代文学史料研究的历史源流与现实发展,就必须将当代文学史料与历史古代文学相结合。如果将古代文学史料比喻成一种“流”,那么当代文学史料就是一种“源”,正是“源”与“流”的巧妙结合,使我国文学史料发展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随着文学史料的一步步发展,文学意识形态、经济、社会等因素,以及对史料研究的角度、规范、问题与方法等,都有了较大幅度的转化和调整。本文从多方面论述,为大家介绍当代文学史料研究的历史源流与现实发展。
关键词:当代文学史料;发展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33-0-02
当代文学史料作为支撑当代文化发展的基石,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在横向上,它与我国政治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所处的环境形势相互关联;在纵向上,它与当代文学、古代文学以及史料自身的存在形式上、规范模式上,有着难以割舍的传承关系。换句话说,当代文学史料是历史和现实的结合与发展,由于历史的传递性,现实社会思想也产生了独特的时代属性。当代的文学史料研究者主要思路都是发现历史、追溯历史等,寻求历史与现实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交融,及时发现贯穿整个文学新规则、新形态、新问题。
一、古代文学史料和当代文学史料的关联
当代文学史料是由古代文学史料为基础,逐步发展而来,因此二者具有多种外在与内在的联系。古代文学的重要基础便是文献史料,我们知道,现代书籍课本中,只要有关历史素材或历史文学内容的大多都会留有相应的史料出处,比如史书、现代史书、诗歌作品等,我们在分析和研究这类作品之前往往都要对作者的生平履历和当时的时代背景加以了解,这是古代文学史料为当代文学史料留下的宝贵遗产。无论是当年明月著的《明朝那些事儿》,还是百家讲坛栏目中《王立群读史记》等,都是来自于古代文学史料,正史、野史等为当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文化视野,现代文学也多与古代文学史料参考参照,如家族宗谱、墓志铭、乡间笔记等社会性的材料,也都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式记录了不同人物的人际关系、社会活动和历史影响。
梁启超曾将文学史料分为“文字记录者”和“文字记录以外者”两大类,这主要是对古代文学史料的分类,按现代人们的理解含义,这种史料分为“宫廷正史”和“民间野史”,其实都是集汉代朴学的目录和版本、训诂学的历史影响与清代乾嘉学派的标注、伪辨上,将历史史料的研究当做一项基础性工作来开展。而当代文学史料在这一方面却有着古代学术研究并不具备的文学个性,其历史化、政治化的特点随着程朱理学的发展演变为一种推论的反拨,古代文学多纠结形而下学的细节,在问题的分析和论述上多就题论题,往往忽略了形态意识的理论总结,往往具有不可避免的时代局限性,而现代文学将形而上学和形而下学相结合,运用多种思维方式,灵活而又具体,与古代文学史料相比还是避免了封建传统思想,意识上也更加现代化。
古代文学史料向当代文学史料演化的必然性主要表现在20世纪以后,报刊杂志陆续出现,印刷技术也有着突破化的进程和推广,白话文取代了文言文,新文化运动开始兴起,外国文化思潮的引入和现代启蒙思想的影响,人们开始喜欢现代化而又通俗易懂的语言,传统的文学风格已经不适应人们的需要,在演化发展中,现代研究者继承了传统的治学方法,尤其是清代乾嘉的考据学派,结合当代人对现代精神生活的需求,又对西方先进思想和观念采取了不同程度的借鉴和吸收,着手在传统文学史料的基础上挖掘能够被广大民众接受的文学研究方式,利用“地下新史料”和“补充史料”相结合的二重证据分析法,扩大了史料的研究范围和研究方向,将古代文学史料和当代文学史料自然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以古代文学史料为主,更加注重现代化理解的新层面。
在古代文学史料与当代文学史料的演进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文学者有梁启超、郑振铎、鲁迅等。梁启超主要研究古代文学史,并提出了“要让文学史与时代相结合”的新思想,鲁迅主要整理古代小说,将不同文学风格的小说分类研究并整理,并将古代文学的相关文化运用到了他的作品中,为后来我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研究当代文学史料,还要结合战争和动乱,因为它对史料的存在做出了基础性的贡献,以及灾难性的后果。一些知识分子在战争和动乱中无法安心进行史料写作,很多人才在战争和动乱中被埋没,也有部分知识分子将战争和动乱,以及自身的复杂出境作为动力,如汉代的司马迁,因维护正义,却忍辱受宫刑,但是他却在狱中写成了享誉后世的《史记》,可见,战争和动乱通过作用于历史时代和社会环境,更为直接地推动了中国文学的发展。在改革和启蒙思想的传播中,也形成了一些先进知识分子的新思想,如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思想,谭嗣同的为革命流血的坚强意识,都为文学历史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推动作用。由于战争局势,特别是国民战争时期,很多作者抨击现实、传播新思想的过程中要躲避各种各样的政治嫌疑而不敢署名、只能匿名发表,甚至要不断更换笔名来避免追查,出版也难以利用正规渠道,甚至一些史料发行之后还要遭到停刊,也有大量文学史料在战争中受到焚毁、避难遗失等而被完全破坏。
二、文学史料的意识形态
中国的文学由历史史料演变为当代历史史料直至发展为一门学科是在1949年,王瑶先生所写的《中国新闻史稿》,一直到今天,当代文学史料的发展已经有了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具有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然而,文学史料在我国却未受到足够的重视,也没有形成一套全面系统的理论,当代文学史料的现实发展还受到各种制约,要想发展下去,需要不断的历史沉淀,因为从文学总体来说,当代文学史料的结构框架、思维方式、对史料的整理和研究等方面还相差太大,尤其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有着难以突破的发展局限。这主要还是与文学研究着重文学理论而轻历史有很大关系,也与当代文学史料的存在形式有关。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