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10-08 13:26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陈青青 黄章匾 点击次数:
(二)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
儒家主张“天人合一”其本质是主客合一,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所谓“天地变化,圣人效之”、“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儒家肯定天地万物的内在价值,主张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儒家认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因此尊重自然即是尊重自己,爱惜其他生物的生命即是爱惜自己的生命。孟子以“诚”作为天人合一的指向,《礼记·中庸》把“诚”视为天的本性,是天地万物存在的根本,“诚者物之始也,不诚无物”,从而要求以“诚”这一道德修养达到“天地人合一”。
儒家所说的“天”,非常贴近现代“自然”这个概念。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荀子更深入地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他认为“天”的职责即是“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儒家认为的“天”与“人”是一体的。在儒家的“天人合一”观中,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是统一的。儒家认为“人”是万物之灵,应创造潜能,发挥主观能动性,规范自己的行为。
在《孟子·告子上》中他提出了“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的观点,即由“尽心”到“知性”再到“知天”的认识途径,认为人可以通过修心养性感知到“天道”。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孔子在“天道”、“性”、“命”三者的关系上提出了由天到人、又由人到天的认知过程,即由“敬天畏命”到“知天达命”的发展过程。
在天人关系上,儒家认为可以通过“志于道”、“志于学”、“反省内求”、“慎独”等方式,来达到“知人”、“知性”、“知天达命”的功效,以谋求天人之间的和谐共存与共生共荣。
三、“天人合一”思想的借鉴意义
早在19世纪,马克思、恩格斯在分析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及其发展的基础上,就像人类发出了警告:“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3]我国需要同时完成现代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历史任务,既要“补上工业文明的课”,又要“走好生态文明的路”。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整个过程。中国传统“天人合一”思想对于我们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我国古人已经有了比较完备的生态思想而且具有可操作性。这些都是我们当前建设“美丽中国”可以借鉴的。下面就主要从以下几点具体阐述“天人合一”思想对于当今生态文明建设的借鉴意义。
第一,建设生态文明,就必须从整体的角度来看待天与人的关系,不能把天人断然分为两截,更不能人为制造对立。天与人是有机的统一整体,决不能孤立地看任何一方,这是我们当今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从天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出发。
第二,建设生态文明,就必须要尊重自然规律,应当提倡人道与天道一致、人道服从天道的思想。不能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不能简单的认为一切都是能把握的。
第三,建设生态文明,必须要提倡敬天、畏天的思想,而不是片面地鼓吹制天、勘天的思想。我们应该在知天的基础上去敬天,去畏天。
第四,建设生态文明,应当创造性地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思想观,尤其要吸收古代以天人合一为核心的整体观念、有机协调观念。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站在天人有机合一的整体上来进行,协调好各项天人关系。这是我们当今建设生态文明的又一前提。
第五,建设生态文明,更应当提倡崇高的道德境界。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平等待人,平等待物,提升主体(人)的精神境界是我们所要提倡的,尤其是在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过程中,在此过程中,人人都是主体,人人都有责任维护生态的良好有序发展。
第六,建设生态文明,就必须提倡哲学与科学相结合。在具体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步骤中,我们必须要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促进并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质量。更要结合中国生态实际这个大环境来应用科学,走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与哲学相结合的道路,才是当今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
只要合理借鉴好“天人合一”思想,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十八大报告中所提到的“美丽中国”将不会只是构想,在从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更要处理好GDP增长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在追求GDP增长的同时,要努力保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客观合理地利用“天人合一”思想,正确处理好“天”与“人”的关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道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处理我国当今所面临的生态问题,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建设终将实现。
[参考文献]
[1]吴雪玲.现代语境下“天人合一”思想解读[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5).
[2]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72:251.
[作者简介]陈青青、黄章匾,浙江农林大学。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