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4-07 10:46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王海英 点击次数:
【摘 要】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行动研究法、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陕西省15所高校128名体育教师和142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得出课程目标的人文性被边缘化、体育课程的核心素材被忽视、教学的结果性评价存在失真等现状,是当前高校体育课程改革面临的主要困境,影响对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文章提出建立课程监测、体质监测、将体育健身与人文教育相整合等方略,以期实现高校体育教育的宗旨与功能,论文答辩促使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关键词】大学生 健康人格 培养 高校体育课程改革
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体育科学研究课题(课题批准号:SGH13259)成果。
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以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陕西省15所高校为研究对象,其中部委院校4所,省属本科10所,市属本科1所;理工7所,综合4所,师范4所。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网络资源、期刊网全文数据库等系统,查阅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为研究提供素材支撑。
(2)行动研究法:结合实践,通过不断探索、研究、修改、诊断和反思,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3)经验总结法:依据多年从教经验,针对存在问题,通过理性分析,找出课程经验中的规律,以期更好地促进高校体育课程改革。
(4)问卷调查法:向陕西省15所高校体育教师和学生发放调查问卷,了解本研究相关情况,问卷统计结果见下表。
问卷发放、回收情况统计表
结果与分析
1.关于大学生健康人格内涵的科学认识及其与当前高校体育课程目标的关系述评
关于人格的定义我国著名心理学家黄希庭教授给出的人格定义是: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健康人格是指各种良好人格特征在个体身上的集中体现。不难看出健康人格其实质就是个体在“身、心、社”方面的综合、全面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发重要,原因是它能促进人体健康。新世纪初我国出台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简称《纲要》。《纲要》指明了中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方向和基本目标,由其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可以看出,促使学生“身、心、社”全面发展是当前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
2.当前高校体育课程改革面临的困境及其对学生人格培养存在的缺陷
(1)对高校体育各层次目标的关系认识不清,课程目标的人文性被边缘化
高校体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关键是对课程目标的理解。从当前陕西高校体育课程现状来看,教师对课程目标的理解还有待深入,存在问题如对学校体育教育目标、体育课程目标、体育教学目标常发生错位现象,对课程目标的人文性教育重视不够。通过调查得知当前陕西高校体育教师有65.63%的人对高校体育各层次目标混淆不清,67.97%的人忽视对学生的人文性教育。
(2)体育课程的核心素材被忽视,学生身、心“素质”遭削弱
随着新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些富于娱乐、休闲和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如健身气功、排舞、瑜珈等项目纷纷被引入课堂,弱化了增强学生体质、磨炼学生意志品质的教学素材,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对学生身体及某些心理品质的培养。当前大多数高校已取消了800米及其以上距离跑的练习内容,像跳箱(跳山羊)这类具有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意志品质的教学内容正悄然离开课堂。据调查当前陕西高校保留800米及其以上距离项目的高校仅40%,保留跳箱(跳山羊)项目的高校仅13.33%。
(3)教学的结果性评价存在失真
教学评价是检验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关键因素,当前对于课程的结果性评价,教师普遍存在看重学生的“参与”,导致评价结果失真。通过调查当前陕西高校有62.50%体育教师偏重对学生“参与”的评分。如若学生仅是乐于形式参与,敷衍学习和练习,出工不出力,身体得不到锻炼,意志得不到磨炼,那么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课程目标将如何实现?应引起高校体育教师的深思,因此深入研究高校体育课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已是当务之急。
基于对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进一步深化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方略
1.对课程的实施与评价建立起教育职能部门、学校、师生监测网,通过信息反馈促使课程不断完善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