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8-26 13:48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王伟凯 点击次数:
摘 要:面对市场压力,武汉民营小剧场应该如何选择?是走市场化路线,还是坚持高雅艺术?本文通过梳理中国小剧场发展的历程,分析武汉市小剧场发展困境。认为由于历史与环境的不同,中国的小剧场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艺术是当前武汉市小剧场的唯一归宿。
关键词:小剧场 商业化 艺术坚守
2012年12月27日,武汉市第一家民营小剧场“光谷客17排”正式开业运营。由于“小剧场”的边缘性和先锋性,它的开业并未在武汉主流文化产业中引起反响。一年多来,该剧场演出剧目或改编自当代小说,或从外地引进,原创剧目偏少。同时,经费、剧本、演员和运营等方面,也使这家小剧场早早陷入了困境。作为民营小剧场的一个发展样本,“光谷客17排”的状况,将我们带进一个更大的思考空间里——在大众消费的背景下,小剧场如何突围。这也是很多戏剧研究者关心的问题。
一、小剧场:从艺术到市场
小剧场在中国经历过两个高峰期:新文化运动前夕、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但是对于小剧场的艺术和市场之争,主要还是第二个高峰期。上世纪80年代,小剧场在中国再次兴起,①经过十来年的发展,小剧场风气渐成,北京、上海等地的一些大剧院小剧场剧目频演,专门的小剧场剧院也逐渐出现。
兴起的标志是高行健、刘会远编剧的戏剧《绝对信号》,它于1982年11月,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上演,“小剧场”的概念再次进入中国戏剧革新的历史之中。从演出形式到美学内涵,与传统戏剧相比,这部剧都有着完全不同的价值。没有镜框式的舞台,没有观众与舞台的二元对立,舞台位于整个剧场的中心,演员与观众成为一体,《绝对信号》的出演,也为中国小剧场奠定了一个基调——先锋性或者实验性。这一基调也一直贯穿着中国小剧场的发展,正是因为这种先锋性或者实验性,使得这部戏剧的受众一直是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人,中国的小剧场没有像百老汇、外百老汇、外外百老汇那样,走进普通人消遣视野里。市场的概念,尚未进入小剧场发展的讨论之中。
商业剧到了90年代才有。后来有人将中国的小剧场分为三个类型,即实验戏剧、非实验戏剧和商业戏剧。②商业戏剧的标志是1992年8月,英国剧作家哈罗德·品特的《情人》在上海的演出。从那时起,艺术实验剧和商业剧就成为了中国小剧场的两个方向。不过,小剧场的商业化始终未能达到成熟状态,也没有真正解决小剧场的运营问题,如经费、场地、运营等,依然是阻碍小剧场发展的重要因素。北京民营小剧场蓬蒿剧场的创始人王翔在“建国六十周年中国话剧艺术发展论坛”上发言称,由于小剧场座位少,即便是商演,也没有多少盈利空间,一般来说,票房收入只有支出的三分之一。以蓬蒿剧场为例,这个86座的小剧场,前期建设包括钢结构、灯光、音响、装修、准备期的房租,共投资一百二十万元,发展至今,非但没有收回成本,每年的额外支出还有五十万元,但票房收入只有二三十万元,如此发展十年,加上前期投入共有三四百万元。③
除此之外,没有好的原创剧本,出演剧目严重重复,缺乏专业和明星演员,电视电影对戏剧的解构,这些问题也都限制着小剧场的发展。对于民营小剧场来说尤其严重。关于小剧场的市场化运营,也从来都广为讨论着。
二、武汉:文化积淀与文化群体的制约
武汉的小剧场出现较晚,大约在上世纪90年代,那时的小剧场主要在武汉部分大剧院上演,但是始终未能成规模,民营小剧场发展更晚,直到2012年光谷客17排的出现。分析武汉小剧场的发展困境,可以窥见中国小剧场发展的一个缩影:
(一)小剧场在武汉市民文化生活中的缺位
武汉有多家有规模的剧院,如田汉大剧院、琴台大剧院等,戏剧在武汉市民(尤其是老武汉人)生活中也占有一定比例。但是这些剧院所出演的剧目多以传统戏剧为主,小剧场的概念在戏迷心中严重缺位。
(二)缺乏文化群体
北京小剧场之所以能够有所发展,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南锣鼓巷的存在。它紧邻中央戏剧学院,聚集着大批戏剧爱好者和研究者。再看纽约的小剧场,外百老汇、外外百老汇等,早已成为了一个戏剧圣地。武汉虽有昙华林、吉庆街艺术文化区,但均没有形成以戏剧为主的文化群体(吉庆街的光明电影院二楼有中式小剧场,但是并未成气候)。光谷客17派虽然位于光谷地带,但是已经到了光谷的外缘,客流量、电影院、咖啡厅等都很少。并且,光谷也一直都不是以文化为特色的地带。
(三)缺少优秀的原创剧目
武汉市不乏知名作家和剧作者,但在小剧场剧目上用力者少。并且,相比于北京和上海,武汉也没有诸如中戏和上戏这类的专业高校,论文范文小剧场的原创剧作者严重缺乏。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