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理性追问 (2)
时间:2016-01-05 14:45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姜大源 点击次数:
基于此,通过所谓技能教育培养的以工作过程的“动作难度大”为特征的技能型人才,与通过所谓技术教育一另一种技能教育所培养的以工作过程的“知识含量高”为特征的技能型人才之间,也并非层次关系,只是同层次技能型人才中的不同“类型”,同样呈现随动、伴生和互动的关系。倘若把技术称为一种外在于人的客观力量,把技能看成一种内在于人的主观能力,那么,对技术物化的人工物系统的掌控与对技术外化的人类行动系统的习得都表明,职业教育涵盖了两种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结论是,技术与技能的伴生与互动,使得因应技术的进步而同步提升的技能及技能教育,就不再是终结性的教育,而是一种有着遵循自身规律的递升发展时空的教育。所以,指向技师培养和指向技术员培养的职业教育一技能教育,都具有不同的教育层次。破解这一“理论禁区”,有利于建立衔接沟通的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
二、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是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育一一关于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异同的追问
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异同及其确定的依据是什么?破解这一问题的核心,是厘清职业教育层次定位所涉及的经验技能与策略技能的关系。
技能从层次上看,可以分为经验层面的技能和策略层面的技能。所谓经验层面的技能,是指如何在“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感和操作过的动作”[10]基础上,回答“怎样做”的技能,是个体在经验学习中,通过积极的、主动的和可以观察得到的与环境的“范例性”互动中获得的,是一种建立在经由主体的直接经历所形成的经验的“心灵仓库”基础之上,对其进行信息加工的技能。这一积极的互动体现为个体在工作过程中与实践的“量性”接触。所谓策略层面的技能,是在“目标和条件与行动链接起来的规则”的基础上,解决“怎样做更好”的高级技能,是个体在策略学习中,通过自觉的、反思的和可以观察得到的与情境的“系列性”互动中获得的,是一种建立在经由案例、项目或任务的演示、处理和加工的行动过程所获经验的基础之上,对其进行反思而逐步生成的“操作系统”,并能在新情境中迁移运用的技能。这一自觉的互动显现为个体在工作过程中与经验的“质性”接触。
由此引发的追问为经验与策略是什么关系?
经验与策略的关系体现为:经验是策略的基础,策略是经验的升华。这表明,策略的构建、迁移和内化是建立在经验的获得、保持和使用的基础之上的。但是,经验并不能自动地转化为策略,只有对经验实施系统化、集成化、网络化的处置,亦即只有经由一个对经验多次加工的“创造性和构造性的过程”[13],才能使经验逐步升华为策略。如果说,“熟能生巧”中的“熟”是经验,那么“巧”就是策略。所以,经验与策略是层次关系,而非类型的区别。可以说经验技能是初级技能,策略技能是高级技能。
由此,要使学生掌握经验层面的技能,就要开展经验学习,即通过经验的形成与积累来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强调学生通过主动地与自身的感觉、情绪、氛围和身体的“对话”,促使个体对职业世界和生活世界进行整体观察、发现结构关联、获得学习经验、形成经验技能。这一学习过程不应是对具体职业实践的单纯复制,而应是实践与理论的组合性集成,使获取认知能力的内容与方式的行动融于经验学习之中。
而要使学生掌握策略层面的技能,就要开展策略学习,即通过策略的生成与积淀来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强调学生通过主动地对自身已有经验、典型情境和学习内容的深刻反思,促使个体对职业世界和生活世界进行时空观察、发现内涵关联、获得学习策略、形成策略技能。这一学习过程不只是对具体职业经验的熟练掌握,而应是经验与策略的整合性集成,将提高认知能力的水平与效率的行动,融于策略学习之中。
从纵向维度分析,技能作为职业教育的核心概念,由于经验技能是策略技能的基础,以获取经验技能为目标的经验学习,与以获取策略技能为目标的策略学习的关系就体现在:经验学习是策略学习的平台,策略学习是经验学习的延展。经验学习更多关注“由不会到会以至精湛的会”这一复制、熟练、累积的过程,而策略学习则更多注重“由会到‘巧’会以至创新的会”的系统思维、整体思维及其方法论的训练。
基于此,“经验技能”和“策略技能”指的是技能层次而非技能类型,那么,旨在掌握初级技能的职业教育,属于中等职业教育;旨在掌握高级技能的职业教育,属于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建立在中等职业教育基础之上,是同一类型教育中不同层次的教育。从经验层面的技能向策略层面的技能的提升,正是高等职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的区别所在。层次是职业教育赖以发展的空间,是职业教育对发展权的呼唤。
结论是,将基于“动作难度增大”的技能与基于“知识含量增加”的技能视为技能类型的不同而非技能层次的区别,有利于开拓从中等职业教育到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建立涵盖技术员与技师培养的非学术性的职业性或专业性的高等职业教育,实现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和沟通。这不仅有利于结束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长期以来被视作“断头”教育的尴尬局面,而且有可能为世界职业教育的发展做出创新性的贡献。
三、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教育一一关于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等值的追问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区别及其等值的判据是什么?破解这一问题的核心是分清不同教育类型定位所涉及的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的关系。
教育从类型上看,其判定的主要标志为:一是培养目标的区别;二是由此导致的教育内容的差异。正是由于这两点才产生了不同的教育形态。
教育类型不同的第一个标志是培养目标不同。无论是中等职业教育还是高等职业教育,都要为“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实施就业导向的教育(不等于就业教育)。对职业教育来说,不管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中等职业教育,抑或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都要以技能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因此与“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的普通高中教育,以及注重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18]的普通高等教育,有着明显不同的目标指向。这表明,培养目标指向一致的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都要遵循基于职业属性的教育规律,也就是要融职业性的社会需求与教育性的个性需求于一体,因而是同一类型的教育。基于这一培养目标的教育规律,既体现在国家“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职业教育发展大政方针的宏观层面,又体现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体制机制建设的中观层面。
教育类型不同的第二个标志是教育内容不同。无论是中等职业教育还是高等职业教育,都强调人才培养必须遵循职业教育的教学规律,这集中体现在致力于实现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这一目标所制定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之中,涉及专业建设的职业分析、课程开发的工作过程导向、教学实施的行动学习以及实习实训的职业情境创建、学习评价的需求定向和师资培养的“双师”建设等微观层面。而作为人才培养核心的课程,始终是各类教育培养目标的载体。职业教育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动态的课程结构,不同于普通教育基于学科知识系统化的静态的课程结构,它是一种强调适应企业发展变化的生态系统的课程范式,并非是诸多课程模式中的一种,因此它对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都具有普适性的指导意义。
- 论文部落提供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SCI期刊和EI期刊等咨询服务。
- 论文部落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端专业的编辑团队,可帮助您指导各领域学术文章,您只需提出详细的论文写作要求和相关资料。
-
- 论文投稿客服QQ:
2863358778、
2316118108
-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