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困生”很少能自主完成作业,如何布置作业,如何帮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作业训练非常重要。作业设置过程必须符合当前教育形势的要求,做到内容创新,形式多样,以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关键词】学困生;布置数学作业;针对性;指导性;鼓励性
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大多数学困生常表现为:在认识上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觉得自己难以应付课堂学习任务,情感上心灰意冷、自暴自弃,害怕学习不好并由此产生高度焦虑或其它的消极情绪。原因是这些学困生缺少成功的体验,长期处于困惑、苦闷或失望自卑中,情绪沮丧,最终导致这些学生严重缺乏自信。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自卑心理,给生活、学习、工作带来消极影响。所以在布置作业中教师不能只让学生一味单调地练、练、练,使他们成为作题的机器。根据《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一方面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那么,教师应如何布置一些怎样作业使学困生不惧怕完成作业呢?
一、分类布置作业。
看学生课后会不会做作业:"学困生"最大的敌人就是懒惰,很少完成作业;如果老师不督促,检查,他们根本不做。为此,必须强化"学困生"书写作业训练。要进行分类布置作业;布置一类数学"学困生"抄写加法法则、概念、计算公式和例子等等,每天都让他们有事情做;布置二类数学"学困生"重做课堂练习题目,目的是重复训练,反复练习,布置三类数学"学困生"做习题中复习巩固题目,提高这一类"学困生"做题水平。通过加强练习、使学生计算常规化。重视教材中的计算题目,规范学生书写,经常练习,加大练习量,通过量的不断积累,学生的计算能力才会有质的飞越。每练一遍教师要及时检查,及时矫正,;让他们把知识记得更牢,理解得更深刻。
二、解决问题型的作业。
《标准》中把应用题确定为“发展性领域”中的“解决问题”.所谓数学中的“解决问题”是综合性、创造性地应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方法于陌生的、新的问题情境的过程,这就对我们教师头脑中长期存在的对应用题的传统认识提出了挑战.因此,我们认为应用题的内涵应该是:从社会实际中提取出来的,需要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的实际问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过程首先应该是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其次才是摹仿练习的过程.所以解决问题型的作业,即根据教师给定的条件,学生自己来补充问题从而解答的一类作业。
比如:某校三年共购买计算机140台,去年购买数量是前年的2倍,今年购买数量又是去年的2倍,(补充问题,并解答,你能编几种问题?用上方程来解决)。学生做这类题首先不会把思维定势在某一固定的问题上,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尽可能的编出不同问题的应用题并解答。这种留有余地的作业,不仅可满足不同学习水平个体的需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在编题的过程中,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了学生的创造力。
三、一题多解型作业,需要小组合作的精神。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协作精神,团结精神,交往能力,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优等生可以得到发展,中等生得到锻炼,学困生得到帮助和提高。因此,教师在组建学习小组时,就要有意识地把好、中、差三种学生安排在一个小组里,每个学习小组只安排一个差生。对小组里成绩较好的学生,老师要给他们提出明确的要求和任务:在小组合作学习时要主动帮助学困生,多给他们发言的机会,督促、帮助学困生主动积极思考问题,对学困生的帮助要有耐心。教师要给学困生提出明确的要求:每次小组讨论、交流时必须发言。防止小组讨论时优生发言,学困生无言的局面。通过优秀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和行为,学会交流,增强合作意识,来启发感染成绩差的学生,让他们能主动地看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及时改正缺点赶上优等生。这样,学困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中既感到有同学的帮助,享受到集体的温暖,又使他们学习得到进步和提高,从而进一步树立起自主学习的信心。比如学习了矩形的相关性质后,我给出习题:
- 论文部落提供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SCI期刊和EI期刊等咨询服务。
- 论文部落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端专业的编辑团队,可帮助您指导各领域学术文章,您只需提出详细的论文写作要求和相关资料。
-
- 论文投稿客服QQ:
2863358778、
2316118108
-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