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给“学困生”布置数学作业(2)
时间:2014-03-20 11:51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何贵茅 点击次数:
例1甲乙两人绕圆形跑道竞走,他们同时同地相背而行,6分钟后第一次相遇,相遇后继续前进4分钟,这时甲回到出发点,乙离出发点还差300米,这个圆形跑道的周长应是多少米?对于这部分内容,我采用“师徒结对”的形式,每一小组由一位数学相对比较薄弱的“徒弟”到各组相对应的黑板上写,“师父”在自己的座位上关注,如果“徒弟”不会的或有错误的,“师父”要努力教会,其余的同学在各自的学案上完成。这么处理的目的是因为:一是部分学生几何学习有一定困难,需要同学的帮助,采用这种形式,能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来,真正体现小班化的理念:关注每一个人。
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帮、带作用,由师教生转换为生教生,让学优生的表达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提高,同时我们发现:学困生的上课关注度明显提高,以往老师布置习题的时候,他们可以偷懒不做,但是现在他们必须参与到每个练习环节中,而且在板演时还有同伴一对一指导,他们学得也特别认真,在教师点评时,对自己的“作品”也格外关注,学习的兴趣也逐渐增大。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共呈现了三种方法:
第一种分析及解法:
当甲再次到达出发点时,乙还离出发点300米,只须求出乙走完这300米还须多少分钟?然后可求出乙走的速度,继而求出这个跑道的全程有多长.从题意还知甲4分钟走的路程等于乙6分钟走的路程,那么走相等的路程,乙甲所用的时间比是6:4=1.5,这样可求出乙余下的工作时间6×1.5=9(分钟),已知乙此时已走了4分钟,那么乙要走完这300米的时间是9-4=5(分钟),300÷5=60(米),全程为60×(9+6)=900(米)
第二种解法是:
甲4分钟走的路程等于乙6分钟走的路程,那么走相同的路程,乙和甲的时间比是6:4=1.5,这样可以求出乙要走300米的时间是6×1.5=9(分钟),300÷(9-6)=60(米),60×(9+6)=900(米)。
第三种解法:
可先求甲走完全程的时间是4+6=10(分钟),甲4分钟可走的路程就是乙6分钟的走的路程,那么乙走完全程的时间是6÷4/10=15(分钟),乙的速度是300÷(15-6-4)=60(米),全程是60×15=900(米)
通过观看不同组别学生的解答方案,教师给出及时的点拨和总结,每位学生在这道题目中都有了一定的收获
在作业批改时,将会继续用一些富有针对性、指导性、鼓励性强的语言评价他们,激励他们按时、独立完成作业;每次测试后将继续帮助他们分析,肯定好的地方,找出不足,点出下一步奋斗的目标等不断的对学困生给予关注、帮助,促使他们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2011,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探索与评析》李善良,2012.06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