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提问意识缺失的追问与反思(3)
时间:2014-03-22 14:19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傅金兰王一小安洪涛 点击次数:
2.作为“对话性他者”的教师提供提问的对话空间
在儿童的成长际遇中,意义不是他者给予他们的,而是由他们自己去获取的,即每个儿童会按照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用自己的方法去建构意义。日本学者佐藤学指出,在儿童成长的活动中,有一个重要角色就是作为“对话性他者”的教师。“对话性他者”意味着在“最近发展区”里,能够发挥可能促使学习者的学习发生跳跃的、起一种“脚手架”作用的“他者”。[10]这就需要作为“对话性他者”的教师改变课堂沟通语言的独白式,转向平等沟通的对话式,这样才能够诱发和促进儿童的自我内对话,推进其提问意识的自由绽放。儿童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倾听孩子的提问才能使我们对儿童世界的理解和思考更为深入。如当儿童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时,教师都应给予积极的关注;当孩子提出在成人看来比较幼稚的问题时,不应该斥责嘲笑;当孩子提出我们不知道答案的问题时,不应该敷衍搪塞,以掩盖我们无知的真相。陈鹤琴就曾指出,我们做父母的不要拒绝小孩子的问题,也不要以“有问必答”的方法对付他,我们应当利用他的问题来施行我们的理想教育。因此,教师要对儿童提问的具有创造意义的语言或行为方式赋予合理的理解。所以,幼儿教师慎重选择问题,并提供生成所选择问题的空间,进行双向的沟通与对话;激发儿童探索周围空间中的一切,让儿童运用每一个感官去感受;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疑问,从而把提问作为思考的工具,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
儿童与教师的对话与碰撞会促进其内在精彩观念的诞生,促进儿童独立思考能力的获得,并形成一个循环变化的整体。这样儿童便自然地从传统的知识权威中解放出来,全身心地致力于精彩观念的探索活动。在有问题空间的课堂教学中,个别儿童偶然萌发出来的问题会诱发群体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突然间事情发生了,整个学习群体会沉浸在这一问题里,儿童的兴趣会不断蔓延开来,形成问题网络。作为“对话性他者”的教师巧妙地利用由儿童主动思考织就的问题网络及其结点即精彩观念来组织学习活动,一个充满人性智慧的问题教学或方案教学自然也就生成了。假如幼儿摆脱了对教师的依赖和受教师直接控制的状态,自然会处于一种自我表达的生态化状态之中,从而也会促进自身的生态化成长。
————————
参考文献
[1][美]爱莉诺·达克沃斯.精彩观念的诞生—达克沃斯教学论文集.张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袁宗金.回归与拯救:儿童提问与早期教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费广洪、申继亮.儿童提问的发展特征研究综述.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4).
[4]费广洪、申继亮.幼儿在园提问数量的发展研究.学前教育研究,2003(7-8).
[5][美]马斯洛等.人的潜能和价值.林方主编.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6][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7]ArnheimRudolf.FilmAsArt.Berkeley: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57.
[8]Eisenstein,Elizabeth.ThePrintingPressAsanAgentofChange.Cambridge,England: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79.
[9][德]康德.实用人类学.邓晓芒,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7.
[10][日]佐藤学.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钟启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作者:傅金兰(1974-),女,山东日照人,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枣庄学院副教授;王一小(1989-),女,山东枣庄人,韩国釜山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安洪涛(1980-),女,山东枣庄人,枣庄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王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