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3-29 13:30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檀祝平 点击次数:
(二)“体系构建”不能仅关注“层次提升”
尽管有各方面的客观需求,但办学层次提升不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全部,而必须对职业教育的规律和本质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和理性的思考。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不同类型的教育,职业教育的责任是提高教育者的技能和技术,不管是中职、高职专科或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他们都只是学历层次上的提升、技术技能水平的提升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但培养的人才类型不变,层次提升只能给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同层次而类型不同的教育,他们等值,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职业教育要想创造一番新天地,打铁还需自身硬,内涵建设是关键,人才质量是杆秤。[7]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职业教育这种类型的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来说具有不可或缺性和不可替代性,也是无数劳动者需要实现自身价值的必然选择。中国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有制度设计的原因,更受传统“重文轻技”思想所影响,职业教育自身属性没有任何问题。职业教育层次提升可以打通学生接受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的渠道,建立普教融合的“立交桥”,实现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的有效对接,但远不能解决职业教育存在的所有问题,“体系构建”必三、职业教育“现代性”的理解
(一)“现代性”的内涵界定
现代性作为现代人的心性及其结构,时间观念构成其基础性的一环;[8]但现代性不仅是个时间概念,也不单指先进设备、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等“物的现代化”,而是要关注人的发展,实现“人的现代化”。现代性和现代化有一致性,但也有差异。现代化更多地是指物化的东西,现代性的涵义更富弹性,更注重人的发展。现代性应该是人类用以思考问题的一种新方式,面对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面对经济发展,兼具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自觉地用人类文明的普遍标准来思考社会问题,来为社会服务,促进社会的发展。[9]
(二)职业教育“现代性”的内涵理解
《规划纲要》在四个方面体现出职业教育发展的现代性要求,即“两个适应”、“两个满足”、“一个体现”、“一个协调”。这就要求职业教育发展必须有“现代性”思考,职业教育培养的人必须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体现社会公平,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各行各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尤其是一些战略性新兴行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这也是全球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仅仅是个层次提升问题,而是教育现代性的具体体现。社会需要不同层次各类型人才,不是一刀切。中职毕业生服务的领域也很宽广,照样能在一定的岗位上体现自身价值;高职专科毕业生也有其自身长处,深受一些行业和企业的欢迎;国家的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也需要人才的升级,这是不容回避的事实,高职本科乃至更高层次技能型人才培养刻不容缓。但不管是哪一层次的职业教育,都要着眼于人的终身发展需要,着眼于协调发展,一定要关注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体现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要求。高职院校一窝蜂地升格高职本科,不仅不能带来人才质量的提高,更有可能导致资源浪费,导致职业教育的再次贬值,这本身就是不协调;职业教育应更好地提升其办学内涵,提高办学质量,拓宽招生渠道,使更多的人享受高质量的职业教育,这是职业教育自身现代性的需要,更能促进人的现代化。
四、“现代性”的实现路径
(一)实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步性”和“转型性”要求
职业教育的现代性主要体现在与经济发展的同步性和转型性上。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职业教育必须与高等教育、基础教育的现代化发展同步;职业教育现代性的核心问题是转型,人类社会传统的工业文明的现代化已经转向第二次现代化,即信息化。信息化不仅是信息技术、信息产业,生产方式的信息化,更预示着人类文明的信息化。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人日渐认识到,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是国家走向现代化的一项基本建设。
(二)符合中国国情
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但也要考虑到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德国,他们的职业教育发展得很快,已经建立了适应其经济发展的先进的职业教育体系,国民素质和技能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为其装备制造业等新兴产业提供了足够的人才储备,使他们面临经融危机而不倒。中国的职业教育界不断学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使得中国的职业教育得到了快速进步。但中国的国情不同,传统的文化观也不一样,中国需要借鉴他们的经验对职业教育发展体系进行科学化设计和实践,但不能盲目跟风,而是需要师其长技,从国家发展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顶层设计上考虑,对我国未来职业教育发展提出科学规划。
(三)关注最广大劳动人民的教育问题
职业教育的发展应该关注最广大劳动人民的教育问题,使他们同步实现自身的现代化,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教育的普及更加多样化。从高中开始就应该让孩子学会选择,根据孩子自身喜好和未来发展的需要进行科学指导,让他们有自由选择接受教育类型的权利;其次,教育要提供优质服务,体现教育公平。不管是普教还是职业教育,教育类型没有优劣,国家都要加大投入,两条腿走路,不能偏颇,人为地制造主次之分,要保证人人有学上,人人有适合其发展的学校上。最后,一次性的学历教育转向终身学习。教育管理部门,广大的一线教师应顺从现代化的需要,指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和机制,使得每个人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机会,真正实现各类教育的对接和互通,促成一次性的学历教育转向终身学习。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