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8-20 08:59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赵凯伦 点击次数:
【摘要】观察方法,作为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对于自然科学的意义是显然的,杰出的科学家们的科学体验,一再证明观察方法对于科学的重要性。事实上,不仅如此,观察对于人文科学,或者从小处来说对于英语学习,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重视观察对于英语学习的方法论指导意义,有助于在学习中养成良好的习惯。
【关键词】英语学习观察方法论
观察是什么?观察对于英语学习有何意义?这是英语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需要搞清楚的问题。作为观念,观察具有实践的意义,人们在观察过程中对观察对象,产生好奇、兴趣,积累对观察对象的认识;作为方法,观察告诉人们规则、规范和一般程序。而从英语教育理论和实践来说,观察给予我们的启示,使我们受益良多。
一、它山之石
威尔弗雷德·特罗特对观察有过这样的体悟,他说:“知识来源于对周围事件中相似处和重现情况的注意”。历史上,就有很多类似的事实。巴斯德很想知道有的地方为什么不断发生炭疽病,而且总是发生在同样的田野里。对此,他长期观察,并进一步思考。一天,他在地里散步,发现有一块土壤与周围的颜色不同,他便请教当地的农民。农民告诉他说,前几年这里埋了几只死于炭疽病的羊。细心的巴斯德注意到土壤表层有大量蚯蚓带出的土粒,想到可能是蚯蚓把炭疽病菌从深处带到土壤表层,而引发了炭疽病。并被实验所证实。
无独有偶,二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的系主任谢皮罗教授敏锐地注意到,每次放掉洗澡水时,水的漩涡总是逆时针的。谢皮罗没有向其他人一样漠视这一现象,而是带着这个问题,仔细观察,积极探究,想知道这是为什么?猜想是否与地球自转有关系。[1]于是,他设计了一个碟形容器,里面灌满水,每当拔掉碟底的塞子,碟里的水也总是形成逆时针旋转的漩涡,并通过实验证明了自己的判断。后经其他科学家的实验检验,再次证明了谢皮罗的论断是完全正确的。这个事例说明观察要反映客观,观察要细致,要带着问题进行观察,这样,就有可能发现、解释科学问题。
观察不仅在科学研究中具有方法论的作用。同样,绘画中也有离不开观察的指导作用。话说厉规真学画虎,但虎气不多、猫气更多,厉归真为此很是苦恼。此后,他带上干粮,跑到深山老林,想仔细观察老虎,可是连老虎的影子也没有见到。后来山民告诉他,老虎的生活习性,他便在树上搭了一个隐蔽的棚子,仔细观察老虎的出没情形;站立、伏卧、觅食、老虎捕养等种种的神态,并把观察到的各种形象画成白描记录下来。为画好老虎打下扎实的基础。这个事例说的是,观察是个积累的过程。
二、心得体会
第一,授人以渔。观察是一种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是观察主体通过感觉器官或者借助于一定的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然条件下出现的现象进行考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观察者、观察工具以及观察对象之间的构成关系不同,使得观察结果不同。特别是观察主体,其观察者的知识背景、观察者运用的工具、观察者的态度、等等,都影响到观察的结果。正因为如此,就要求观察者在观察实践中,尊重客观,反映客观。而从这个意义上说,使观察正确认识和反映客观对象的规律性,就要通过一系列的抽象活动,进而从理性上解释观察过程和观察结果。同样的道理,也有助于我们对英语语言的学习和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解释。
第二,观察训练。认识观察训练的重要性,自觉进行观察训练,是达成目标的、行之有效的利器。达尔文就有这样的体会:“我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觉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普通人之上。”[2]因此,我们要观察社会,在观察社会中学习,在学习中观察社会;观察生活,在观察生活场景中了解生活状态,在生活中增长观察才能;观察教学,观察教师的教学过程、教学设计、教学场景、教学交流等模拟实践中,掌握知识本领,提高学习效率。显而易见,观察力的提高,是可以通过对观察要素,如观察主体的知识储备、知识结构、背景知识、观察程序、观察设计、观察角度等等的训练提实现的。
第三,习惯养成。观察学习理论的创始人班杜拉认为,从动作的模拟到语言的掌握,从态度的习得到人格的形成,均可以通过观察来加以完成。[3]这里班杜拉讲明了观察功用。但要使观察有意义,从而达到观察的目的,就要懂得观察,养成观察的习惯。例如,集中注意力,注重细节……长时间的、反复多次的进行观察。如巴斯德长期观察,才发现有一块土壤与周围的颜色不同。其实,通过观察来掌握语言学习并不难,比如,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设定语言情景,给出观察目标,让学生进行观察——提出初步的观察结果——启发并引导学生继续观察——反复观察,这样,经过反复的训练,并内化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以后,学习者就会发现观察带给人们的无穷快乐和获取知识的好处。
三、小结
综上所述看出,观察对于英语学习具有方法论意义。重视观察,在观察中达到我们学习和研究的目的,是可以通过观察训练实现的。因此,关键之处还在于有没有这样的认识和行动。
参考文献:
[1]戴建新,朱鑫娟.动口又动手——在细节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J].教学与管理,2014(26):53.
[2]袁锐锷.杜威的教育目的论探讨[J].华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版),1986(1):113.
[3]孔国忠.论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及其对教育研究的启示[J].阴山学刊,2000(4):72.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