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双导师制”毕业论文指导模式几点思考
时间:2013-09-02 13:39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孙彦江 点击次数: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以及大众化教育阶段的到来,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于人才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要求更是逐步提升,这对各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无形的考验高等教育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重点依托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一批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和青年英才培养基地。齐齐哈尔工程工程学院一直在实践中探索这种创新模式。
一、“双导师制”提出的背景
“双导师制”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最早是指研究生教育中运用的校内校外导师共同培养人才的方式。其目的是提升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力,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适应的应用型人才。而我校在本科生阶段就采用“双导师制”,旨在通过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这种创新性培养方式,为学生构建一个能力提升的平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一)学生需要相关工程训练背景,毕业设计(论文)的应用性还须加强。从就业来看,理工科学生就业既需要接受一定的工程教学培养,也需要一定的工程项目训练背景。但现实情况是,在校本科生尽管通过学习掌握了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但是由于缺少相关的工程训练背景,也就是所谓的实践,最终不能做到学以致用,即不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就业时很难达到企业的要求。
除此之外,很多高年级学生在选择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时,容易出现应用性学科选题体现不出应用特色,工科设计选题侧重工艺而忽视设计等问题。学生希望能够做一些与实际项目紧密联系的课题,使课题能够更加贴近于业界,更具实用性。
(二)学校的教学与业界需求之间存在矛盾。从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来看,学校的教学与业界需求之间存在着矛盾。很多企业招不到满意的员工,而同时每年却有“庞大”的毕业生队伍找不到工作。所以,学校要让学生了解企业需求,在企业实习中锻炼,以保证学生在毕业时能够尽快适应企业和社会。
(三)企业对人才要求越来越高。很多工科行业具有较强的应用性,一般的毕业生不能马上进入角色,平均要半年到一年才能进行技术操作或管理,毕业生适应期过长成为困扰企业的一大问题。企业需要通过提前培养人才以缩短适应期,减少成本,在这过程中找寻真正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满足企业需求的人才。
上述三个方面决定了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需要得到改变,而“双导师制”就是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双导师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既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调整培养的内容和方式,学校同企业合作办学,共同承担起培养学生的任务。
二、关于“双导师制”的一些思考
“双导师制”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不断探索与实践“双导师制”对于学生、教师、企业、学校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双导师制”有利于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实用性。传统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大多来自课堂教学或是教师的科研项目,这就使得论文中纯理论的部分所占比例过大,真正能够运用到实际中的寥寥无几。“双导师制”的实施,让选题来自于企业的实际需要,使课题研究更有针对性和实用价值。除此之外,在论文答辩的时候校外的导师一同参与,让内容更加贴近于实际。
(二)“双导师制”有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实行“双导师制”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的平台,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能力,还可以让校内导师得到锻炼,使校内导师通过与企业的接触和在企业的实践来提升自身的工程素质,了解企业和市场所需要的东西,以便于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
(三)“双导师制”有利于实现学生实习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工科需要接触现场,这不同于一般的研究,因为现场有很多的情况,这需要实践,需要经验。而“双导师制”则通过企业提供的实训基地,让学生亲临现场,使教学更接近于企业的真实环境,对学生进行综合实践训练,检验其所学理论知识,促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于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其今后步入就业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论文部落提供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SCI期刊和EI期刊等咨询服务。
- 论文部落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端专业的编辑团队,可帮助您指导各领域学术文章,您只需提出详细的论文写作要求和相关资料。
-
- 论文投稿客服QQ:
2863358778、
2316118108
-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