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教育思想的再认识(2)
时间:2014-01-20 14:26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伍本霞 点击次数:
在孙中山看来,不管是“道统”还是“王道”,都是一种精神性的存在。而精神同物质之关系,亦可谓“体用”之关系。不过,在对“体用”之定义方面,孙中山却一反学界常识,认为物质为“体”,精神为“用”[14]12。但是他在随处演讲与文字中,实则又是把精神看作“体”和把物质看作“用”的,且认为精神是第一位的,精神的力量远远大于物质的力量。所以他一再强调,要对军人乃至国民进行“精神教育”[14]12。
伍本霞:孙中山教育思想的再认识
由于认定西方文化为“霸道”为“物质”,中国文化为“王道”为“精神”,所以孙中山对这两种文化的评判,也就自然是中国为优西方为劣。在他看来,“我中国是四千余年文明古国,人民受四千年道德教育,道德文明比外国人高若干倍,不及外国人者,只是物质文明。”[15]533又说:“我们道德上的文明,外国人是万万赶不及的。”[15]533正因为这样,孙中山才反复强调,青年一代必须继承中华民族“固有的道德”,研习吾族祖先“固有的知识”。对于那些一味崇拜西方文化的人,孙中山的批评甚是严厉:“祖宗养成之特权,子孙不能用,反醉心于欧美,吾甚耻之。”[16]虽然他不排拒西方文化,但其所接纳的只是西方的民主制度和科学技术,即形而上层面的文明成就。至于精神与道德,乃至民主和科学所赖以生长的哲学与宗教(尽管他本人受洗为基督徒)这样形而上的东西,孙中山是坚决拒绝的。1924年,晚年的孙中山甚至同五年前的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中说的那样,号召中国人用自己固有的道德去救赎全世界:“用固有的道德和平做基础,去统一世界,成一个大同之治,这便是我们四万万人的大责任。”[17]253
不难看出,这样一种文化观,实则就是起于晚清以张之洞为代表的文化保守主义而在20世纪中国大行其道的“中体西用”的文化观。此种文化观,表面看来似乎中庸,既可引进西方文化,又可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但如予以细察,则又是经不起推敲的。中西两种文化各自都有悠久的传统,且各自都有自足的体系,或言各自都有其“体”和“用”。西方文化之“用”,赖以生存的是西方文化之“体”。倘若将西方文化之“用”,附着于中国文化之“体”上,必是血肉分离,不可能融为一体。
二、“大学之道”与道势两难的人格教育观
早年的孙中山曾说自己博学不纯,既好“三代两汉之文”,又“雅癖达文之道”。又说,于宗教,推重基督教;于人物,则崇拜汤、武和美国的华盛顿。[18]其实,在孙中山的一生中,对其影响最大的中外名人,既不是商汤和周武王,更不是华盛顿,而是中国儒家的孔子。他之所以崇拜汤、武,乃是因为他的社会革命之壮举是为替天行道的“汤武革命”的延续;他对华盛顿的赞颂,是因为华盛顿在革命成功之后,不把江山据为己有。而他对孔子的崇拜,则是全方位的,既在政治上,又在思想上。于政治而言,他所意图营建的社会,就是孔子所设想的大同之世;于思想而言,他的革命思想和教育思想的资源主要取自于孔子,或更确切地说,主要取自于儒之“四书”,即《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
而在教育思想方面,孙中山最为重视的则又是“四书”中的“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的《大学》。
《大学》开篇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19]廖廖数语,既指明了儒家教化的终极目标,亦点出了教化的途径和方法。“亲”作“新”解。所谓“亲民”,即将全天下的人造就成新人,亦即历代儒者所言的,由“小人”而成为“大人”,由凡人而成为圣人,从而建设成一个“人皆尧舜”的新社会。至于“亲民”的实际步骤,便是《大学》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八条目”。可以说,无论是对学校教育还是就广义的社会教化而言,孙中山教育思想的大旨,皆是对《大学》这“八条目”的直接继承。
孙中山认为,改良人类的品质是国之大事,也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所谓“改良人类”[20]319,即造就优良品质的新人。他说:“我们要造就一个好国家,便先要人人有好人格”;又说:“要正本清源,自根本上做功夫,便是在改良人格来救国。”[20]319所谓“正本清源”,所谓“自根本上做功夫”,实则就是回到孔子的教育方针上,回到《大学》所言的“大学之道”上。对此,孙中山有一段颇为经典的表述[17]247:
中国有一段最为系统的政治哲学,在外国的大政治家还没有见到,还没有说到那样清楚的,就是《大学》中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一段的话。把一个人从内发扬到外,由一个人的内部做起,推到天下平止。像这样精微开展的理论,无论外国什么政治哲学家都没有见到,都没有说出,这就是我们政治哲学中独有的宝贝,是应该要保存的。
最值得注意的是,在孙中山眼里,“大学之道”既是个人修为的心性之学,也是治国平天下的政治哲学,或曰是这二者的统一。所以他希望中国的年轻一代一定要有担当意识,要用自己的人格和心力作为整个社会的栋梁。而且在他看来,凡立志治国平天下的人,必须要有“忧乐”意识,不能只想到自己的个人发展,而是要引导人民,造福国家。虽然他在很多场合讲“立志”,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就知识领域而言的,但是其“立志”主张的精神实质则又是在政治领域和道德领域,首要的是“人格的改良”。
正惟如此,孙中山主张,教育家必须是政治家。“政治是促人群进化之唯一工具,故教育家当为政治教育家。”[21]563相反,如果教育家不谈政治,“何太失自己本来之责任与人民之希望之甚也”[21]563?因为教育家,“处先知先觉的地位”[21]563,应“指导人民谈政治。”[21]564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因革命宣传的需要,孙中山主张教育家谈政治无疑具有某种历史的合理性。但是,倘若将此作为一种教育原则,则恐为不妥。它既不合现代教育之精神,亦有悖于现代民主政治的法则,其实质仍是传统儒家所提倡的“以道压势”,仍是《大学》所倡行的“八条目”的人格模式。或者说,在孙中山这里,“大学之道”与他在社会革命中所推崇的“王道”是二而一的东西。
不管是“大学之道”的“道”,还是“王道”之“道”,“道”都是儒家一个极其重要的范畴。孔子说:“道不同,不相为谋”[22]169,又说:“谋道不谋食”[22]167、“忧道不忧贫”[22]167。曾子和孟子甚至有“死而后己”[22]104和“以身殉道”[23]的豪言壮语。但是中国历代儒生在“道”与“势”(政治权利)的关系问题上,却始终处于及其尴尬的位置。一方面,他们有“志于道”的理想,有“王者师”的使命感,以“道”的肉身载体而自期,希望用自己的政治理念规范统治者的施政行为;另一方面,他们身处于王权专制的政治体制中,又是很难将其理想付诸实践的。更为重要的还在于,从主观上,他们希望道尊于势,甚至以道压势,但由于他们实际的身份和对道的政治伦理化的理解,又从客观上导致了以道助势的结果。
- 论文部落提供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SCI期刊和EI期刊等咨询服务。
- 论文部落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端专业的编辑团队,可帮助您指导各领域学术文章,您只需提出详细的论文写作要求和相关资料。
-
- 论文投稿客服QQ:
2863358778、
2316118108
-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