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小学生科学前概念的课堂甄别(2)
时间:2013-09-20 10:47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张建国 点击次数:
三、充分猜想假设,收集科学前概念
小学生的科学前概念往往具有广泛性、隐蔽性、差异性等,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会出现怎样的前概念,很难想出来。但是如果教师在平时教学时,做个有心人,调动学生积极性,提出尽量多的猜想与假设,并对这些猜想与假设进行梳理归类,就能推测出学生可能具有的科学前概念。因为猜想是学生接触到问题后,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在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下进行的演绎、归纳、类比及推理为一体而得出结论的一种发散思维,假设是在猜想的基础上经过一系列的观察、实验、分析、比较、归纳等逻辑推理排除掉一些不可能的猜想而得到的较为科学的推论。
例如:在教学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时,在观察更多的物体是沉还是浮的实验中,我准备了7种有结构的材料,有些是学生极易作出判断的材料,如小石块、泡沫塑料块等,有些是学生较难判断的材料,如回形针、蜡烛等。实验前,我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先进行充分的猜想与假设,这些物体在水中,哪些是沉的?哪些是浮的?并说说理由。学生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进行判断,有的说小石块等会沉,泡沫塑料块等会浮,因为小石块重,泡沫塑料块轻;有的说萝卜等会沉,带盖的空瓶等会浮,因为萝卜是实心的,带盖的空瓶是空心的……最后老师归纳梳理,发现学生认为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有:大小、轻重、形状、材料、是否空心等。其实学生的这些猜想与假设,展示的就是他们对“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的前概念。老师收集了学生的科学前概论,为接下去的探究奠定了基础,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新的沉浮科学概念。
四、仔细分析报告,把握科学前概念
在小学科学学习中,科学记录既是小学生科学课学习的内容之一,也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所以实验报告单是小学生科学探究中各种信息的综合体现。对小学生的实验报告单,我们要认真阅读,仔细分析,这样不但可以知道学生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数据,实验后学生归纳整理的结果等,更重要的是可以了解学生科学概念建构的情况等。
如在教学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这一课时,我对同一组学生前后两份实验报告单进行了仔细分析,发现了这么一个现象。
实验一:观察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浮的用表示,沉的用表示)
我们来看这组学生对萝卜沉浮预测的理由:重的时候是浮的,变轻了当然还是浮的。通过这一句话,我们不难发现,这一组同学在实验一的时候虽然发现了萝卜在水中是浮的这一实验现象(和他的预测是矛盾的),但他还是坚持认为影响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因素是“物体的轻重”。这不由让我想起一段话:“短期教学很难实现促进学生的科学概念发生转变这一教学目标。事实上,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我们的教学理念,准备建立一个长期的目标来帮助学生学习科学概念。因为在一节课甚至一系列课程结束的时间内,儿童不会立即接受新概念或陡然改变他们的已有概念。”
每一个小学生具有的前概念各不相同,各有各的特点。作为科学教师,我们要充分认识前概念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正确甄别把握学生的前概念,努力从学生的前概念出发,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消除错误前概念,为新概念的最终形成提供保障。
- 论文部落提供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SCI期刊和EI期刊等咨询服务。
- 论文部落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端专业的编辑团队,可帮助您指导各领域学术文章,您只需提出详细的论文写作要求和相关资料。
-
- 论文投稿客服QQ:
2863358778、
2316118108
-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