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在对外语学习和外语教学的研究过程中,包括智力因素、观察力、记忆力以及思维创新能力在内的认知因素一直备受关注,而一些情感因素,诸如学生的学习动机、态度、性格和自我概念等因素却往往被忽略。研究表明,情感因素对外语学习的影响至少和认知因素同样大,而且往往超过认知因素。[1]随着人本主义与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发展,学习者自身的情感因素逐渐引起了研究者们的重视。
1890年,James·W在其著作《心理学原理》一书中,首次提出了自我概念这一理论。[2]自此,自我概念开始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但我国对这方面的研究还相对较少,缺乏自己的理论和测量工具,需得到研究者们的足够重视。
一、自我概念理论
至今,自我概念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研究者们就自我概念提出了许多自己的假设和见解。
James·W于1890年第一次提出了自我概念理论,他将自我概念分为“自我”(I)和“客我”(me),认为自我概念就是个人对自己的看法,“自我”以及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客我”包括个人的能力、性格和外貌等方面的自我知觉与自我评价。[2]根据Shavelson等人对自我概念的定义和分类,王初明认为自我概念是指“一个人的自我感知,形成于对自己周围环境的体验以及对体验的理解和判断。”[2]Shavelson等人在此定义的基础上,提出了多维度、多层次自我概念理论模型,将自我概念分为三个不同层次:最上层为整体性或一般性的自我概念;中间层为诸如学业自我概念、社会自我概念等比较宽泛的自我概念;最底层为个人在中间层次比较宽泛的自我概念的表现所形成的自我概念。[3]Marsh & Shavelson又对最初的多维多层自我概念理论模型进行了修正,他们将整体自我概念划分为学业自我概念和非学业自我概念。[4]Redd认为学业自我概念是指学习者对自己学业方面的感知、理解和判断,且它能够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学习行为。[5]
二、主要影响因素
1.内外参照模型
Marsh于1986年提出的内参/外参模型(internal/external frame of reference)是影响自我概念的重要因素之一。内部参照系是指学生的各科成绩,学习者将自己的学科成绩与其他各科成绩进行比较,从而形成本学科的自我概念。外部参照系是指学习者将自己的学科成绩与班级内其他同学或同龄人相比,形成的相应学科的自我概念。学习者通过这种外部比较的相对性来确定自己相应学科成绩的高低。在实际学习过程中,自我概念往往是内外部参照共同作用的结果。[6]
2.大鱼小池效应
在内外参照模型的基础之上,Marsh(1987)又提出了“大鱼小池效应”(the big-fish little-pond effect)。
该效应认为,当学生加入高水平的团体时,其自我概念会降低,反之亦然。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当学生升入重点学校或进入重点班之后,由于周围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水平相对较高,其自我概念论文发表往往会降低。这种现象也可以用上述的内外参照模型来解释。
3.同化效应
Marsh提出了“同化效应”(assimilation effect),也称作“标签效应”(labeling effect),它与“大鱼小池效应”的现象刚好相反。当学生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与严格的选拔过程而得到进入重点学校或加入高水平团体的机会时,他会认为这是对其自身能力与学业水平的一种肯定,可以增强其自信心。此时团体成绩水平对其自我概念不产生负面影响,反而会促使学生学业自我概念提升。[7]
4.重要他人
重要他人(significant others)是指在一个人心理和人格形成的过程中起巨大影响甚至是决定性作用的人物。重要他人与自我概念的形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学习过程中,主要受到教师和同学等重要他人的影响,家人的作用次之。教师的赞成与反对、奖励与惩罚、积极与消极态度以及学生所处的班级环境、同伴的学习平均成绩和水平的高低、对学习的态度等都对学生的自我态度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三、英语自我概念及其相关实证研究
1.英语自我概念
根据Marsh & Shavelson提出的多维多层理论模型对自我概念的划分,英语自我概念类属于一般自我概念之下的中间层次的自我概念。英语自我概念是指学习者学习英语的信心、学习能力与学习成绩的自我感知和自我评价。
虽然自我概念本质上是一种个人对自我的感知和判断,但是由于英语学科自身的特点,它和其他学科相比与自我概念的关系更加密切。由于外语学习不只是注重知识的积累,即记忆和储备的相关知识越多越好,它更加注重对知识的灵活应用与能力的培养,同时由于英语作为一门工具学科,其作用是沟通和交流,因此英语自我概念主要是通过与他人之间的交际显现出来,英语自我概念的积极或消极作用直接影响了学习者对于外语学习的动机与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