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灾疫伦理教育的缺位与补位思考(3)
时间:2013-11-14 11:02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刘璟浩 张悦 孙慕义 点击次数:
3.灾疫重建伦理教育
灾疫后重建伦理实际涉及赈灾赈疫和灾疫后重建两方面的伦理。灾疫后的赈灾赈疫必须全面贯彻"生命重于一切"和"生命价值至高无上"的伦理公理,把拯救生命作为唯一任务和最高使命,并达成普遍的赈灾共识。灾疫后重建必须遵守的行动原则,只能是唯生命的价值导向原则,普遍平等和全面公正的社会行动原则和唯生命完整与生存健康的目标实现原则[11]。灾疫后重建必须符合全球生态化的和可持续生存式发展要求的伦理引导与规训。在灾疫后的环境生境和家园精神重建过程中,应教育学生学会尊爱生命、敬畏生命和感恩生命,学会善待自然。
在灾疫后救助安置和重建过程中,教育广大中小学生不要把爱心当作是理所应当,更不要把受灾受疫当成是索取的理由,要遵守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原则,不等、不靠、不依赖,调整好心态,积极投入灾后重建工作。此外,对于很多受灾群体来说,完成精神的重建也是非常迫切的。精神的重建应是包括信仰、道德、伦理以及为未来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建立基础的公益精神和公民精神等多方面的重建。道德关怀是实现精神重建的有效策略[12]。精神重建不是灾区个体(尤其是小学生)自行能够完成的,需要教育工作者及全社会的道德关照和热情扶助。显然,灾疫后的重建伦理教育同样不可或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重视生命教育作为国家教育发展的战略主题。生命教育本该是涵盖自然生命教育、精神生命教育和社会生命教育的整全人的教育[13]。生命伦理教育就是指向人的终极关怀的教育理念,灾疫伦理教育的实质是人格教育。因此,我国学校教育应注重以生命至上的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中小学生的灾疫伦理教育,并充分利用教育资源,立足整全生命教育层面,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灾疫伦理意识。总之,中小学生的灾疫伦理教育不可或缺。
参考文献
[1]唐代兴.灾疫伦理学:当代应用伦理研究新领域.道德与文明,2010(2).
[2]徐建龙等.伦理学理论与应用.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
[3]孙慕义.生命伦理与制度伦理冲突的终结--"非典"事件的伦理学审读.医学与哲学,2003,24(6).
[4]张英.我国灾害教育研究基本问题综述.教育学报,2012(5).
[5]唐代兴.灾疫伦理教育:作为一种发展国策的整体性设计.全国第三次医学人文社会科学高峰论坛[C].2011.
[6]叶澜.教育概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7]赵跃利.大学生生命伦理教育探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12(6).
[8]托马斯·莫尔.乌托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9]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冯克利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10]黄璐,薛恒.灾害中互助自救的伦理原则.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5).
[11]唐代兴.灾疫伦理研究的基本内容·核心问题·多元维度--灾疫伦理学:通向未来的桥梁(下).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1).
[12]华京生.加强道德关怀促进灾区儿童精神重建.中国特殊教育,2009(5).
[13]冯建军.生命与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杜,2004.
- 论文部落提供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SCI期刊和EI期刊等咨询服务。
- 论文部落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端专业的编辑团队,可帮助您指导各领域学术文章,您只需提出详细的论文写作要求和相关资料。
-
- 论文投稿客服QQ:
2863358778、
2316118108
-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