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鉴别 论文检测 免费论文 特惠期刊 学术答疑 发表流程

浅谈应用型高校人文社科教育课程的管理

时间:2016-01-03 16:03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单青,沈文嘉 点击次数:

  摘要:课程是大学教育的基本要素,是全面实现教育目标的基础和载体。课程水平决定着学生的素质,应用型高校人文社科教育课程的管理与实施,关乎着培养目标的定位和培养人才的规格标准。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文社科教育课程的管理中存在较多问题,借鉴美国工程教育中人文社科教育课程管理之经验,加强我国应用型院校人文社科课程的管理。

  关键词:人文;课程;管理

  一、引言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是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十几年来,我国许多高校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做了大量的努力和有益的尝试,如面向理工科学生开设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在总学分中增加选修课和选读课的比例、推行文化素质教育等。然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仍有两种情况不容忽视:一是作为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目标基本途径的人文社科教育课程,其决策、编制、实施、评价等有关课程组织与管理在我国尚处在研究探索阶段,仍有诸多需完善之处;另一情况则是在一些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中,除了国家教育部规定的思想政治课外,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已经边缘化,成了“调味品”和可有可无的摆设,更遑论此类课程的组织与管理。

  课程是全面实现教育目标的基础和载体,它集中地、具体地体现了教育的要求,高校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课程的设置、实施和结果,课程水平决定着学生的素质。同时,学生从人文社科教育中可获得日后工作或进行创造性活动所依赖的知识、能力和工作态度。应用型高校人文社科教育课程的管理与实施,关乎着培养目标的定位和培养人才的规格标准。

  所谓课程管理,广义上是指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内的整体上对课程编制、实施、评价等工作的组织与控制。课程管理的研究,已经成为课程研究的新焦点。而对于课程管理所涉及的范畴,目前学界尚无一致的说法,但在课程计划、课程标准、课程编制、课程实施、实施条件、课程评价等方面的认识大体相同。课程管理直接决定课程实施效果,决定和制约了教育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组织和学业评价。

  在高等教育高度发达的美国,其工程教育中人文社科教育课程的分类与设置、课程的内容、学分要求和教育模式等都有其独到之处,对我国应用型高校的人文社科类课程的管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我国应用型高校人文社科教育课程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建校历史较短,且多为高职、高专合并而来,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定位方面还处在摸索阶段,其课程管理方面仍存在大量问题,人文社科教育课程的管理更显得薄弱和苍白。

  此类问题在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中都不可避免地、不同程度地存在。现以某一应用型本科院校建筑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为例,分析该院校在人文社科类课程组织与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形成的原因,以期引起课程管理者的重视。

  (一)某院校建筑工程专业人文社科教育课程设置的基本情况

  四年制本科层次建筑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除了基础课和专业课(含理论和技能)外,开设选修课和选读课,选修课程共21.5学分,任选课程必须修满6个学分,每个学期至少选修一门,选读课程最少学分5分。

  在此课程设置与进度表中显示,人文社科教育课程有如下几门:演讲与口才(1学分)、公共关系(2学分)、音乐鉴赏(1学分)、应用文写作(1.5学分)、广告策划(1.5学分)等课程;选读课程有:官场现形记(1学分)、古希腊神话(1学分)、行者无疆(1学分)、圣经(1学分)等。

  (二)人文社科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分析此课程设置与进度表,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第一,缺乏人文社科课程体系的构建。人文社科教育课程呈散乱、无序状态,课程之间无关联,课程与专业之间更无关联,缺乏一致性和连贯性;第二,人文社科课程设置的目的性模糊。如《官场现行记》《行者无疆》作为一般文学作品欣赏和品鉴未尝不可,但其是否能代表中国文化的最高成就、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是否有帮助,则令人置疑。第三,人文社科课程设置有明显的随意性。制定课程者的长官意识明显,个人的喜好和人文素养的高低左右了人文社科教育课程的设置。第四,人文社科课程模式单一。介绍性课程较多,课程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只简单地迎合学生对实用和兴趣的需要。

  课程设置是一项系统、复杂、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活动,除受课程设置主体(国家、学校、学生、大企业集团)主观因素影响外,还受某些客观因素如办学主体、社会需求、师资队伍等的影响,而教师素养的缺乏和考评方式的单一亦是影响人文社科教育课程有效实施的因素。

  (三)人文社科教育课程存在问题成因分析

  首先,人文社科教育指导思想不够明确。人文社科教育课程的设置必须反映一种教育理念,或者符合应用性专业的目标以及体现自身的特色,在终身教育思想之下确定应用型院校的人文素质培养标准。人文素质教育不是专业教育的附加,仅靠增设若干类社科类课程,而不是从指导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育人环境上实施全方位素质教育,充其量也就是扩大学生的一点知识面而已。

  其次,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在课程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没有确立。人文社科课程应视为应用性本科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要建立适合国家、地域和学校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体系,将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纳入应用性人才培养规划中,纳入应用性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中,而不能仅成为一种装点。

  最后,课程决策和设计主体单一。在笔者所在的高校,开设选修课通常的程序是:教师申报,教务部门审核(由于多种原因,此种审核流于形式),制定具体课表,教师制定教学进度表,最后由教师本人实施。

  从这一系列的课程实施环节中,我们很难发现第三方(即社会层面)和学生的实际诉求,等于教师自己定计划自己执行;由于受教师的教育理念、专业素养、视野以及获取信息不够全面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为学生提供具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人文社科课程就成了难题。

  三、美国工程教育中人文社科教育课程管理之经验


  •   论文部落提供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SCI期刊和EI期刊等咨询服务。
  •   论文部落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端专业的编辑团队,可帮助您指导各领域学术文章,您只需提出详细的论文写作要求和相关资料。
  •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   论文投稿电话:15995089042
  •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联系方式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论文投稿电话:15995089042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热门排行

 
QQ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159-9508-9042
微信号咨询:
15995089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