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鉴别 论文检测 免费论文 特惠期刊 学术答疑 发表流程

浅谈应用型高校人文社科教育课程的管理(2)

时间:2016-01-03 16:03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单青,沈文嘉 点击次数:

  (一)美国工程教育中人文社科教育概况

  20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的高等教育改革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高等教育基础化;二是高等教育非技术化,其特点是加强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就高等教育和工程技术最为发达的美国来说,自上世纪三十年代以来,其高等教育曾有多次大的改革,每次变革都提出要加强工程教育中的人文与社会科学教育(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其中,哈佛大学在1979年发表《核心课程报告》,制定了著名的《公共基础课程目录》,其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不同年级的学生除主修科目外,都必须学习一定数量的经过特别设计的以西方文化为中心的6个核心领域的综合社会科学课程。

  (二)美国工程教育中人文社科教育课程组织与管理的经验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简称为MIT)虽然是一所著名的理工学院,但它也非常重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罗杰斯院长在1865年建校之初,为学院规定的宗旨之一便是“提供一般的教育,使其在数学、物理、自然科学、英语和其它现代语言以及心理学和政治学的基础上,为学生在毕业后能适应任何领域的工作做好准备。”

  现以MIT建筑系开设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课程为例,探究美国高校工程教育中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特点。MIT建筑系开设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课程包括:环境心理学、雕刻入门、摄影入门、影像入门、实体维数、空间维数、想象和语言、高等视觉艺术专题、艺术与环境、环境艺术、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19世纪艺术、19世纪妇女宣言、20世纪艺术、摄影史、伊斯兰城市与居民建筑、开罗建筑等17门课程。

  纵观这些课程,不难发现这些人文社科课程内容具有民族性、国际性和综合性;所涉及的领域或围绕建筑专业,或作更深层次人文素养的拓展;综合学习课程强调通过做来学习,而文科课程强调技术在社会中的作用;课程彼此之间有关联,与专业更是关系密切;同时要求教师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国际视野。

  美国高校工程教育中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呈现出以下共同特点:一是指导思想明确。如MIT人文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际交流的技能(口头的和书面的),增长人类历史和现代文化知识以了解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加深对影响人类活动的理论、观念、思想体系的了解,认识不同社会制度的社会、政治和经济背景,最终能灵活地、艺术地进行人际交流和自我表达。二是独特的人文社会课程体系。人文社科课程内容具有民族性、国际性和综合性。课程内容设置多以本民族文化为主,重视本国语文的学习;重视国际性,并力图将民族性与国际性统一起来;开设文、理、工等学科相互渗透和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如工程伦理、通讯交流和技术、科学和环境变化、非洲美国人研究、农业与资源经济学等。三是课程管理制度化。根据美国工程技术认可委员会ABET(AccreditationBoardforEngineeringandtechnology)的要求,美国各个大学在不违反其宗旨的前提下,设计自己的人文社科课程体系与具体要求。美国著名大学对人文社科课程的要求不尽相同,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要求,一般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占总学分的13%到25%。人文社科课程贯穿本科四年的始终,同时,对学生选修课程做出了明确的学分规定。

  四、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文社科课程管理应对举措

  针对我国高校,尤其是应用型高校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还未得到完全融合的情况下,应借鉴MIT的教育模式,借鉴美国工程教育中人文社科教育课程的管理经验,尽快推动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以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结合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文社科教育课程的实际情况,应采取以下举措:

  第一,明确人文社科教育指导思想,强化人文社科课程管理。一是要研究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终身教育思想之下确定应用型院校的人文素质培养目标及标准;二是要加强人文社科类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整体设计和实施,课程内容的选取和确定要反映社会发展的要求、学科发展要求和学生自身发展要求的辩证统一。

  第二,建立恰当的课程决策程序和学校内部课程监督机制。发挥教师在课程中的重要作用,但课程的设置和实施并非教师一人之责,应形成集体决策程序,多方协调、配合完成。在课程组织、实施和管理中,应形成制度化,避免随意性。

  第三,加强学科的联系和渗透,满足学生今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人文社科课程应是与专业广泛相关,是专业所涉及到的问题的延伸和拓展,如根据社会和学生需求,可开设综合性课程如工程伦理学、城市建筑与环境等。加强学科的联系和渗透,做到在课程门类上使科学技术课程与人文课程结合,文、理结合;在内容结构上使科学技术知识体系与人文价值体系相结合,充分体现二者的统一。

  第四,整合人文社科教育资源,发挥活动课程和潜在课程的优势。除强化人文社科课程的管理外,要有组织地提供大量规划性和自发性的课外活动,如群体教育活动、学生个体自我学习活动、学科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同时,挖掘潜在课程资源,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社会和文体体系)中,学习在计划性预期外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或态度。

  参考文献:

  [1]别敦荣.麻省理工学院的发展历程、教育理念及其启示[J].高等理科教育,

  [2]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3]陈玉琨,沈玉顺,代蕊华,等.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4]邰承运.麻省理工学院[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5]陈伯璋.潜在课程的概念分析[M].台湾:台湾师大书苑有限公司,


  •   论文部落提供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SCI期刊和EI期刊等咨询服务。
  •   论文部落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端专业的编辑团队,可帮助您指导各领域学术文章,您只需提出详细的论文写作要求和相关资料。
  •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联系方式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热门排行

 
QQ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15380085870
微信号咨询:
lunwenbuluo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