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2-19 13:50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李秀生 点击次数:
我们知道,目前我国大学人才的培养,主要分两个大部分,即文科和理科,这是由社会发展的需要所决定的。文科大学生是以人文社科教育为主来进行培养的,而理工科大学生是以自然科学为主来进行培养的。前者主要是从事社会上层建筑建设的,这包括社会政治、艺术、文学、意识形态等。而后者主要是从事经济基础和生产力的建设和发展的。并且社会分工会越来越细,同样这也是社会发展和进步使然。正如马克思说的,分工“发展了新的、社会的劳动生产力。”50年代我国借鉴前苏联在高等教育领域里的做法,使我国高等教育走了不少弯路。但是这种危害更直接、更严重的是体现在了理、工、农、医等学科的分离(也包括文理分离),我们今天当务之急要改革的首先是这一点,让学理工自然科学及其规律的大学生掌握较宽的专业基础知识,具有扎实的从事科学研究的基础,而并非让学理工的大学生在人文社会科学也花费同等时间或大量时间,可想而知,若真是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只能是不文不理,什么真才实学也没有。所以,正如前面所说的,我们今天提倡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社科教育旨在培养他们的爱国热情、对事业的献身精神、对社会发展规律的初步认识,为更好地从事自然科学事业所应具备的科学思维方式以及为发展个性、完善人格所必需的素质。关于政治学习(我国当前人文社科教育的主体)问题,邓小平的思想是明确和始终一致的。1977年他指出:“要保证科研时间,使科研工作者能把最大的精力放到科研上去”。并提出要“至少”有六分之五的时间搞科研。1992年邓小平又说:“学马列要精,要管用。”因此,人文社科课的开设,一定要课时适时,结构合理,不能本末倒置,应以培养“四有”人才为目的,以为专业课服务为目的。理工院校开设人文社科课,要以科学适度为原则。
2.理工科大学生往往是青年中求知欲最强、爱好最广泛、好奇心最强的一个群体,人文社科教育必须充分顾及到这一特点
因此,人文社科的开设(包括必修、选修),在开始时可以宽一些,或者在订计划、搞预测时广泛一些,然后视学生选学的情况或试验一个阶段之后再定取舍,这样做,既能满足理工科大学生的求知欲以及个人爱好与特长的培养与发挥,又能有效地起到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的作用,又注意到了文理课时搭配合理。这决定了人文社科开课的广泛性,很可能涉及文、史、经、哲,琴、棋、书、画,天文、地理、古今中外等众多人文社科学科,这样大面积的开设,往往是一所理工科大学所难以承担的,这就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与周边高校在师资队伍及图书资料的使用上形成资源共享,千万不能再搞大而全、小而全。这样做,避免了局限于校内师资的小圈子内打转转,赶着鸭子上架,导致一些必修、选修课穷于应付现象的产生,又做到择优选聘,优良学风交流,防止近亲繁殖效果。,这不失为少投入、多产出、教育资源充分发挥作用的一种好方法。
这也是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做法。当然,以上诸学科绝非每一个大学生都学,因为是选学,这就决定了一门学科很可能仅有少数人学,但总的来看,课程虽多,但大学生的人文社科课人均所占的学时还是少的。这就起到了既使人文社科课种类丰富,充分满足大学生个人的爱好,又不因课程门类多,而挤占专业学习时间。
3.在人文社科课程设置上,要科学引导、宏观统筹、放而不乱、多而不杂
客观地讲,目前理工科学校人文社科课的开设,还处在一种初始阶段,就是所谓其中比较固定的“两课”也是处于一种调整、改革之中。因此,在人文社科课程开设上,一定要遵循科学引导、宏观统筹、放而不乱、多而不杂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高等教育管理者和高等教育科研工作者,特别是高等工程教育管理者认真探求高等教育和高等工程教育的规律,这其中首先包括理工科大学生成才规律,包括国内外这方面成功的做法。只有把这些问题研究、探索透了,才能确立该开设哪些人文社科课,开设多少课时,哪些课程该放开以及放开的程度。例如工科大学生应在自然辩证法、科学学、科技史、产业史、中外比较、方法论、绘画等方面有所侧重。在开设人文社科课时切忌一哄而上、良莠不分现象的产生,如在“心理咨询”方面,国外甚至国内一些开展比较好的高校,对心理咨询工作人员实行严格考核、持证上岗制度,就像医生上岗一样,因为心理校正、治疗需要从业者具有良好的职业训练,远非一般教师所能胜任的。
4.在人文社科课教材选择上,切忌搞封闭和粗制滥造
理工科大学人文社科力量与综合性大学、文科大学总体比起来,不可同日而语,综合性大学、文科大学在人文社科教材建设上具有超前性,总体说来也比较成熟。所以,理工科大学在人文社科教材选择上,切忌不顾客观条件地“自产自销”。在这方面,许多有识之士早已反复呼吁过了,他们一针见血地指出:理工科院校的社科人文教材,特别是公共政治课教材粗制滥造,各行其事,低水平重复,同一门课的教材版本不下几百种。这种泛滥现象,当然保证不了理工院校人文社科课的质量。众所周知,教材的选择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对此,不可掉以轻心,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在高校教材的编写上都非常严肃,如在英国,对教科书编写者的要求是:必须由那些学术水平高,做过研究工作,又有丰富教学实践经验的教师来承担。相比之下,这方面我们做得很不够。因此应坚决杜绝以往那种急功近利、沽名钓誉、误人子弟、滥编教材现象的产生。在教材选择上,特别是在自编教材、讲义问题上要特别慎重,以保证理工院校人文社科教育的质量。
以上几点,是在理工科高校开设人文社科课时应特别注意的。我们认为,这是理工科院校培养“四有”理工人才所必须做到的。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