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2-19 14:16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段惠青 点击次数:
摘要:对国内外理工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概况、课程体系和目的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加强基础,重视人文教育是各国工程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国外通过规划知识领域、确定学科主题来构建基础课程体系,设置综合化的人文社科课程;我国人文社科课程体系缺乏研究设计,课程设置随意,缺乏综合性和规范性;国外认为人文社科教育有助于加深对人类历史、思想观念和社会结构的了解,有助于品格的养成;我国强调人文社科教育的政治功能。
关键词:理工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比较研究
我国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于90年代提出了“素质教育”这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的新概念。人文素质教育即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是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
1、国内外理工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概况
本世纪以来,世界工程教育改革不断趋向于基础化(其内涵为工具性基础和知识性基础)和非技术化(其内涵为不断充实人文社科教育内容),加强和重视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已成为各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趋势。
近几十年来,美国高等工程教育曾有六次大的改革,每次改革都提出要加强工程教育中的人文社科教育。如,1934年《威肯顿报告》明确建议在工科课程中增加更多的人文社会科学内容;1944年《哈蒙德报告》建议工程教育应当沿着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两条路径齐头并进;1955年《格林特报告》的结论为人文社会科学应当作为工科教育课程的重要组织部分;1968年《工程教育的目标》报告中的重要结论之一是“未来工程师将被要求参与解决与日俱增的复杂的社会问题”;1979年哈佛大学发表了《核心课程报告》,制订了著名的《公共基础课程录》,其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不同年级的学生除主修课程外,都必须学习一定数量的、经过特别设计的以西方文化为中心的6个核心领域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1984年,美国全国人文学科基金会发表了题为《必须恢复文化遗产应有的地位》的报告,呼吁加强和改进人文社会科学教育;1988年,美国大学协会发表了题为《未完工的设计:本科工程教育中的人文学和社会科学》的报告,着力于解决面向工科学生的应用文科教育的问题。80年代中期,美国曾就“普通教育”展开过非常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并成为“课程改革运动”,其影响至今存在。
美国工程技术认可委员会认定的传统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是哲学、宗教、历史、文学、美术、社会学、心理学、政治科学、人类学、经济学和外语等。非传统的人文社科课程指技术与人类行为、技术史、专业伦理与社会责任等。
日本在战后初期,学习美国模式,强调教育的民主化,加强普通教育,建立了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分段进行的4年制本科大学。普通教育阶段学习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一般教育科目(教养课程),大致占学士学位课程学分总量的29%。60年代,日本强调以发展经济为主要目标,普通教育受到轻视。70年代后,重新提出加强普通教育,尊重个性的教育。进入90年代,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为了改变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缺乏有机联系的弊端,以“四年一贯制”取代“二二分段制”,把教养课程的教学贯穿到4年之中,建立专业类课程、主题课程、开放课程、语言文化课程等4大类的课程体系,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更进一步受到重视。如东京工业大学建立了锲形课程结构,把人文课程象钉子一样插入整个四年的学程。
英国针对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严重分裂,提出在高等教育改革中,加强文理交叉、拓宽学生学业基础面,推迟专门化时间。剑桥大学专家认为:“现代世界理科和文科的裂缝必然用科技人文科学来粘合”。
我国建立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仅有100多年的历史。由于科技的落后,高等工程教育基础薄弱。50年代起,为培养对口的专业人才,进行了院系调整,产生了许多单科性的工科院校,专业划分越来越细,学科间的隔绝越来越深。改革开放后,强调经济建设,科技的地位不断加强,但人文教育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国民素质尤其是人文素质的欠缺成为制约现代化建设的因素。在工程教育领域,工科毕业生由于知识面狭窄,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差,难以满足现代化经济建设和工程技术发展的要求。在世界各国纷纷关注人文与科技的整合、关注学生个体的人文精神和基本道德文化修养的潮流影响下,我国从90年代起提出了素质教育的观念,要跟上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步伐,改变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下单科性的人才培养模式,从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入手,培养厚基础、宽专业,具有创新精神、人文及自然科学素养的和谐、全面发展的人才。
以华中理工大学为代表的重点理工大学率先提出要加强理工院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引起了强烈反响。原国家教委选择了一些重点理工院校作为试点,以促进理工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目前,关于人文素质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模式及评价方法等的研究工作正在进展之中。从业已发表的研究报告中可以看出,加强基础教育(包括人文社科基础和自然科学基础)已成为共识。许多学校不只是单纯增设几门人文课程,还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方面进行了探索。如北京科技大学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中把传统的邓小平理论、“两课”与文化素质教育中的各种教育因素整合起来,设置了“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教学模块,把它作为一门共同基础课引入课程体系,这标志着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正在从狭窄的技术教育向大工程教育转变。近年来,许多工科院校伴随着学分制改革的实践,实行养成教育与成才教育分段培养,即基础阶段与专业阶段分开的两段制教育模式,开设人文社科选修课程、设置人文社科辅修专业等,为素质教育奠定了一定的实践基础。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从1895年创办北洋大学开始,便伴随着中国迈向现化代、工业化的进程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这期间,我们且不论在工业精神的演进上是否有或曾经有过怎样的轨迹,也不论曾经模仿过什么样的办学模式,现实却是我们有居世界第一的工科毕业生人数(1996年),也有低得可怜的工业总产值(1996年是美国的1/10)。问题是我们是在培养模式上的失败还是思想的失败。笔者认为这是我们提出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所在。因为假如我们的思想与现代化、工业化的精神背道而驰的话,那么任何模式都可能是不适用的。
2、人文社科课程体系的比较
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会所做的“学院-美国本科生教育的经验”报告认为,只有当所学的学科内容与另外一个学科衔接时,基础课教育才算是完整的。
美国由此制定了基础课教育的一体化核心课程计划。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