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女性主义与文学批评 (5)
时间:2016-01-06 09:38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罗婷 谢鹏 点击次数: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虽不是一种既成的文学批评,甚至可以说它还没有成功地从文化领域切入到文学领域,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但是,应该看到,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一种“生成中”的,“研究前景相当乐观”的文学批评。面对当前生态问题日益迫切和全球化的局势,批评家希望通过文学批评的阵地来宣传生态女性主义,从而强化人们的环保意识,鼓励人们投身于环保实践。这也是文学作为独特思想传播载体的“媒介价值”所在。笔者真诚地希望:所有关心生态问题,并对父权制统治逻辑有认识的文学家,都积极地参与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探讨和实践。
三、结语
生态女性主义虽温馨,但对它的质疑也颇多,它“引发的最大争议就在于强调自然与女性特质的亲近性”黛微恩(Victo?riaDavion)提出了“生态女性主义是女性主义吗?”的质疑,认为毫无批判地赞美女性气质(thefeminnine)并不合女性主义的主张,女性主义者应该批判性别角色的扮演,若以赞扬女性特质的观点来联结生态学的观点,只能称为“生态女性”(ec(feminine)。
作为一种正在生成的理论,这些争议不过是发展中必然产生的内部对话。生态女性主义者批判父权制,她们追求解除不公的统治关系的决心,与其他派别的女性主义者不仅一致,而且用父权制理论来分析人对自然的压迫,强化了其批判的锋芒;生态女性主义还指正了生态主义的“人类中心主义”概念的缺陷,更本质地表明当前生态危机的根源一父权制统治逻辑,从而为新生态伦理学的构建提供了精神资源。
生态女性主义给人们思维方式最大的启迪是,将看似不同质的“性别关系”与“人与自然的关系”结合起来研究,它的哲学意义正如瓦伦所言:在于鞭策女性主义积极地关注环境问题;鼓励环境哲学严肃地对待女性主义;而哲学应同时思考女性和环境问题'8生态女性主义的生命力在于未完成的对话中,在于有机的生成中。
作为其生命力延伸的一种表现,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构建为人们改造内心世界的实践,树立正确的女性观与自然观提供了新的途径。在今天环境危机日益严峻,现有的生态智慧存有缺陷的形势下,生态女性主义者积极推崇关爱自然与女性的文学创作,使得传统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构建更具方向性,同时更具时代色彩。
参考文献:
①《在激进的理论中寻找启示一一读Mies与Shiva的〈生态女性主义>》,《妇女研究论丛》,1999年第1期第62页。
②鲁枢元:《生态文艺学》,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91页,第94页。
③肖巍:《生态女性主义及其伦理文化》,《国外妇女研究》20⑴年第4期,第37页。
④化韦勒克:《批评的诸种概念》,丁泓,余徵译,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年,第298页。
⑤韦清琦:《方兴未艾的绿色文学研究一一生态批评》《外国文学》2002年第3期,第35页。
⑥瑞查。卡森:《寂静的春天》,吕瑞兰、李长生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63页。
⑦何怀宏主编:《生态伦理:精神资源与哲学基础》,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38页。
⑧非欧译:《当代美国女诗人朦胧诗选》,湖南文艺出版社,1990年第39页。
⑨丹尼尔。笛福:《笛福文选》何青译,商务印书馆,1960年,第184页。
⑩玛基?皮尔西:《时间边缘的女人》,转引自《女性主义思潮导论》/美罗斯玛丽?帕特南?童著,艾晓明等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88页。
⑾苏珊?格里芬:《自然女性》,张敏生、范代忠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93页。
⑿罗婷:《女性主义文学与欧美文学研究》,东方出版社,2002年,第223页。
⒀王诺:《雷切尔?卡森的生态文学成就和生态哲学思想》,《国外文学》2002年第2期,第98页。
⒁陈晓兰:《为人类“他者”的自然--当代西方生态批评》,《文艺理论与批评》2002年第6期,第45页。
⒂关春玲:《西方生态女权主义研究综述》,《国外社会科学》,1996年,第2期,第30页。
⒃冯慧瑛:《自然与女性的辩证:生态女性主义与台湾文学/摄影》,《中外文学》1999年第5期第28卷,第82页。
⒄MichaelE.ZimmermanJ.BairdCallicottGeorgeSessionsKarenJ.WarrenandJohnClark(Eds.)EnvironmentalPhilosophy:FromAnimalRightstoRadicalEcology.EnglewoodCliffsNJ:Prentice-Hall,1993,p.253-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