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3-12 13:17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余成林 点击次数:
对少数民族语言资源的保护涉及语言本体和语言使用两个方面。本体方面主要是对这些不同方言(土语)的语音、词汇、语法、话语材料等因素进行全面的记录,然后归纳出该方言(土语)的音系、词法和句法,总结该语言的共时规律和历时演变规律,为语言学研究及其他方面的研究提供可资借鉴的材料。语言使用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某一种方言(土语)因不同性别、年龄、群体、场合所出现的差异,以及不同群体对使用本民族语言和兼用语的态度、心理评价等等方面的情况。此外还有对不同语言(方言、土语)的比较研究,找出不同语言(方言、土语)的类型学特征,考察其分化和演变的规律。这些研究的作用巨大、任务繁重。需要我们民族语研究者调整态度、提高认识,把少数民族语言研究当作一种责任、一种毕生的事业。对语言学研究要有一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
四、建立民族语研究团队,加强民族语合作研究
少数民族语研究不是个人的事情,而是政府和研究机构保护与发展民族语言与文化的重大课题。民族语研究需要财力、人力和物力的支持。对于民族语研究者来说,没有一定的财力,只能是望洋兴叹。各级政府和研究机构不仅要鼓励民族语研究课题的申报,而且要加大民族语研究的投入。因为,不管是母语还是非母语研究者,必须长期深入民族语地区考察和实践,通过与民族语母语人的反复交流慢慢摸索,才能够弄清楚一种语言或方言土语的特点。没有地方政府、地方研究机构的大力支持,民族语研究只能是一句空话。
由于黔南州少数民族语言种类多,资源丰富,必须建立一支专门从事民族语研究的队伍,形成民族语研究团队。团队的每一位成员可以主攻一种语言(方言、土语),由点到面,由现象到本质,对所研究的语言(方言、土语)进行深入调查、分析,摸清特点,分析规律。毕竟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聚合众人的力量,发挥众人的智慧,群策群力,才能取得全方位的成绩,才能做出突出的贡献。
总之,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是一项艰苦的事业,也是一项光荣的事业。少数民族语言研究要有一种“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精神,要有一种“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决心和信心,要能够看到“无限风光在险峰”。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课题“汉藏语系语言存在范畴研究”[项目编号12BYY002]和贵州省基础教育科学研究项目课题“黔南州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2B306]的相关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戴庆厦.论新时期我国少数民族的语言国情调查[J].云南师范大
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8,(3).
[2]周国炎.布依族语言使用现状及其演变[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9.
[3]戴庆厦.模仿与创新——以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为例[J].暨南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
[4]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史志编纂委员会.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民族志[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3.
[5]戴庆厦.田野调查在语言研究中的重要地位[J].广西民族学院学
报,2006,(2).
[6]余成林,王丽艳.黔南州少数民族语言研究现状与反思[J].黔南
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2).
(余成林贵州都匀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中文系558000;贵州贵阳贵州省社会科学院550002)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