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1-09 16:05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盖梅 点击次数:
两相比较,前者古朴无文,近似口语。后者则不然,读起来典雅、深奥,口语化减轻,有些句子不好懂了。例如“掇蜂”句。另外,在格式上“天道”二句、“福钟”二句显然是经过反复锤炼的,整饬典雅,容易产生警醒读者的效果。
又如《古诗十九首》是千古佳作,语短情长,简洁明了。陆机也有拟作,但是他将其雅化,藻饰了,并且加入了一些典故。比如: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8
陆机拟作为:
悠悠行迈远,戚戚忧思深。此思亦何思,思君徽与音。
音徽日夜离,缅邈若飞沉。王鲔怀河岫,晨风悲北林。
游子眇天末,还期不可寻。惊飙褰反信,归云难寄音。
伫立想万里,沉忧萃我心。揽衣有余带,循形不盈衿。
去去遗情累,安处抚清琴。9
原诗没有用典,拟作“王鲔”二句就用典了。且拟作整诗较原诗文雅,尤其是“惊飚”等句。
二、排偶调声,炼字琢句。陆机的诗文在语言上、表现技巧上的刻意追求是十分明显的。除用典隶事、藻饰雅化外,他在还十分注重排偶调声、炼字琢句。如上文中的“福钟恒有兆,祸集非无端”“天损未易辞,人益犹可欢”“揽衣有余带,循形不盈衿”等都是以排偶的手段来琢句的例子。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文学作品形式美和语言技巧方面,陆机不仅有完整的理论还有丰富的实践。他的主张和理论大多是正确的,在今天我们依然认可。在文学的形式美方面,他上承曹植,下启二谢,不仅在当时的作家中出类拔萃,且对东晋乃至整个南朝的文学都有极大的影响。
为什么会在那个时代出现这种倾向甚至思潮呢?
第一,它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人的自觉与文的自觉的体现,是文学摆脱了经学附庸地位,得到独立发展之后,在大量创作实践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理论结晶。先秦两汉时期文学更多地被看成政治教化的工具。温柔敦厚、发乎情、止乎礼仪是诗歌的突出品质。随着中央集权的衰落,政教对文学束缚和限制减少,文学成为独立的审美领域。文学独立的突出表现就是对个体性情感的重视,就是对作为诗文的重要基石的语言的关注。这应当说是陆机语言提炼、重视骈偶原则的文化语境。
第二,西晋时期的社会政治氛围及时尚是陆机语词提炼、重视骈偶原则产生的历史语境。由于西晋政权的建立是从阴谋篡权和残酷杀戮开始的,从一开始它就缺乏正义和正气,所以正直文人很难从传统伦理纲常角度去认同司马氏政权,并对它寄予政治上的神圣厚望。西晋士人很少怀有崇高圣洁的精神境界,相当多文士有自我放纵倾向,思想偏颇,道德观念淡薄,社会责任感减少,追求个人私欲,甚至出现道德沦丧、精神崩溃现象。胸中没有了大气魄、大气度,不再关注诗文的社会功用,文人的关注点自然变成词藻的运用,而在时人看来,拥有词藻的才华就如同拥有财富一样。露才扬己是西晋文士的普遍性格,他们炫耀财富,以才华自负;他们努力驰骋文思,以展示自己的才华。这样一个精神放逐,而文人大都以华辞丽藻相尚的时代,陆机在文学理论中提出遣词造句的原则也是时代的必然。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