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期待先锋
因为电视剧暂时还不可能搞什么先锋实验,所以我期待的焦点暂时锁定在电影上。
先锋的根本精神就是自由。因为人的本质属性是自由,所以自由的先锋探索永远是必要的。从开放存在的角度说,先锋是对旧感性的挑战,对新感性的探寻与确立。所谓旧感性就是被旧理性压抑约束的感性,所谓新感性就是克服了攻击性和犯罪感的人性状态。攻击性侵犯了别人的自由,犯罪感桎梏着自己的自由,新感性就是获得人性上的自由。从影视艺术的表现形式上,这种自由主要体现在对规范的挑战上。规范异化是人类最重要的异化,挑战旧的规范就是要获得表现形式上的自由。在这个意义上影视艺术永远需要先锋的探索,而中国的影视艺术几乎没有出现过先锋派。第五代导演有过惊天动地的探索精神,他们也因此而载入史册,但是他们很快就老了。先锋似乎与中国无缘。而中国的影视要想拥有大国的神威,没有先锋精神怎么能抢占制高点呢。没有创新的制造者,大众传媒只能传播套版的故事、只能低水平地重复。无论讲振兴还是复兴,没有创新都无从谈起。
要想成为一个先锋影视艺术家,他的精神内核中必须具有超前的思想力度、超前的精神高度、对抗现实价值体系的挑战的姿态以及形式创新的天赋。
先锋影视艺术家应该是时代的精神先锋,是疏离主流体制、主流意识的精神漫游者。先锋影视艺术家只有在精神内部具有了与众不同的、绝对超前的先锋禀赋,拥有了对人类存在境遇的独特感受和发现,才有可能去寻找、探求新的影视表达方式,才有可能去颠覆既有的成规和范式、突破现成的思路和现成的法则,才有可能自觉地去进行表现形式的革命。中国所谓第六代导演就因为缺乏强有力的思想根基和精神强九缺乏对人性和存在本质的更为尖锐的追问,而没有创造出独到的审美意蕴,从而没有什么超前性,算不上什么先锋。
先锋派,尤其是美国先锋派并没有赢得市场,但是赢得了声誉。他们太超前了,无法被大众认同是宿命。但大众是在变化的是在进步的,终有一天能看懂先锋派电影的人越来越多,那时电影就不再是文盲的艺术了。由于先锋派在芸芸众生的头顶上飘忽着,就对娱乐电影是个压力。如同大师都是孤独的一样,但是有没有大师,人类的精神状况是不一样的。对影视艺术探索的评价,若乞灵于多数人的认可犹如过分相信收视率一样,不是学理的态度。先锋派给后来的电影的启示还不到结账的时候。但现在我至少有两点理论上的收获:
第一,真正的影视艺术是“哲学研究”在其中成为可能的艺术,影视艺术应该像其他艺术一样成为“哲学的器官”其实所有的艺术包括影视艺术,只要它努力去发现能够澄明生存的真理,它就得在那里进行破译密码的形而上学的思维——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哲学研究。哲学并不是像学院派人以为的那样只是一种对作为对象的“存在物”的认识,也不意味着哲学只是一个严密的逻辑体系,哲学的本质或曰根本使命是抓住“存在”这一核心根本问题,去澄明存在,并实现存在。这样,所谓哲学器官的功能,是生存功能。而且艺术本身的功能说到底也是这样一种“生存的功能'所有人类的经典作品之所以永垂不朽就在于它们已经成了人类的哲学器官——成为我们体验世界的意识背景和价值坐标。已有的先锋电影能否成为哲学器官是一回事,影视艺术应该成为哲学器官则是毋庸置疑的,而且不是先锋派的达到了哲学器官的电影并不在少数。但是先锋派除了极个别的纯粹的形式游戏之作,作为一种流派是以进行哲学研究为宗旨的,我赞美的是他们这种宗旨。而且脱离这种研究的所谓纯审美追求往往会堕落为伪艺术。譬如说张艺谋的《英雄》虽不能说堕落为伪艺术了,但与他以往的成功作品相比,就差在了“哲学研究”的程度上。这里需要特别说明一点,哲学研究在艺术中,不是理论的理性,而是实践的理性、体验的形式,包括了个人意志的欲求和无边的人性关怀。庞蒂说的好:体验预料到一种哲学,正如哲学只不过是一种被澄清了的体验。《知觉现象学现象场》说这些不是为了故弄玄虚,只是为了与新生的影视艺术家共勉。
第二,审美对象是非现实对象的具象化。冒点风险地说,审美愉快尽管有现实的色彩但它本质上是了解非现实的对象的一种方式这才是审美经验非功利性的根源。艺术家用不同的物质媒介建构了心理意象的“类似物”,画家用画布、颜料文学家用语言,音乐家用音响影视艺术家把这些都用上还要加上声光化电,才建构出自己心理意象的类似物,必须用想象的态度面对它,不把它当成荧幕上的物体而是把它当成生命形式从而摆脱了“物”的束缚——原先被知觉的、现实的对象被转化为它的类似物,成为一种非现实的意象,这才是我们常说的‘审美距离'在保持了审美距离的观照中,艺术作品产生了“纯粹的呈现”,欣赏者则从疏远和束缚自身自由的东西中摆脱了出来,获得了自由的审美享受。
参考文献:
①[日]黑泽明:《我的电影观》,《世界电影》,中国电视出版社,1999年5月版。
②[英]艾·威尔逊:《论观众》,文化艺术出版社1986年版,第10页。
③[德]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版,第201页。
④[德]于果·明斯特伯格:《电影:一次心理学研究》《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12—13页。
⑤[德]鲁道夫·爱因汉姆:《电影作为艺术》,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1月版,第25页,第185—186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卷第95页。
⑦戴锦华:《隐形书写·雾中风景》,北京大学出版社,2⑴0年版,第340页。
⑧《电影故事》,上海永乐股份有限公司杂志社出版,1993年5期,第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