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鉴别 论文检测 免费论文 特惠期刊 学术答疑 发表流程

论学派要素培育与大学学术进步(2)

时间:2015-12-21 13:58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黄明东 陈梦迁 刘博文 点击次数:

  (二)组建学术团队,汇聚相同或相近观点和学术信念的学者共同开展研究

  在一个学术领域内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学术观点和学术信念是构成学派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之一。高校应利用学派的这一特点汇聚天下精英,形成某一学术领域的学术优势,提高学校的学术竞争力。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都已经形成了规模不等的科研队伍,如果学校能够有意识地在现有规模的基础上对学科内学术观点相同或相近的学者进行组合,使他们在一个团队内深人地开展学术研究,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必将取得重大突破。这样的局面一旦形成,不仅有助于高校的学科发展,也促成了学派要素的构成,自然会在高校各个学科中产生出一批学派。

  (三)鼓励学者创建理论,积极帮助学者创办学术刊物

  几乎每一位真正的学者都希望在自己的学术生涯内创建一种理论引领学术发展方向,高校和相关管理机构应该制定政策鼓励学者的这种学术动机,进而促进学派的生成。为了让学者实现这种学术愿望,高校和国家相关部门还需要帮助学者创办学术刊物,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学术氛围。在学术期刊审批困难的情况下,资助学者团体出版系列学术著作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可以在学术界形成有效的影响力。

  (四)选留优秀毕业生,促成相同师承关系的学术群体

  学术领袖在学派的形成和高校的学科建设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影响着学科乃至高校的进步。耶鲁大学政治学系虽然辉煌,但作为一个学派总的来说并不算成功,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就是:"该系始终缺乏一个长期任职并且能力出众的领袖人物。即使是在其鼎盛时期,耶鲁大学政治学系仍然在15年间走马灯式地换了四位系主任。系主任的频繁更替不仅使系里的政策缺乏连续性,而且阻碍了学派文化的发展。在1960年代末期,甚至出现了人才大量流失的情况"。[17]学术领袖往往决定着学派的兴亡,例如,随着20世纪30年代中期纳粹在欧洲兴起,学派中的犹太学者受到迫害,导致不少重要成员被迫逃亡海外。"及至1933年汉恩病逝,1936年石里克遇刺身亡,维也纳学派最终走向解散的结局。"[18]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高校可以在毕业生选留方面做出适当的政策调整,对于某些优势学科和具有深远发展前景的学科点,每年下放一定的选留指标,严格考核,把优秀的能够产生师承关系的学生留校从事科学研究;或者采用交换方式,让这些毕业生到国内外兄弟院校或科研院所工作若干年后再回来参与母校的学科建设,这样既可以保留师承关系,也可以避免出现学术上的近亲繁殖现象。

  (五)增加学术活动频次,鼓励相同的学术符号系统的形成

  为了促使学派的构成要件一学科内相同的学术符号系统(包括学术用语、概念、语

  境)的形成,高校可以着力增加学术活动的频次,召开国际性学术论坛,发表具有学校品牌的宣言,组织一批学者专门研究本学科的概念、用语和语境,探讨这些要素的内在联系,加快共同性的形成。无论是促进学派的产生还是学科的水平,加快学科内部相同学术符号系统的形成都是必不可少的工作;此外,这项工作也可以有效保护学科的独立性,进而维护高校的学术尊严。学派成长的历史表明,学派精神与学科精神是内在一致的,促进学派的形成和成熟也就是促进学术队伍的形成和成熟,这两者对于高校来说都是生死攸关的战略性选择。

  (六)凝聚学科研究方向,催化学科研究对象的相同性

  学派和学科紧密的关联性表明,若使学派及其学术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就必须具有能够产生影响的标志性成果。所以,有学者认为,"学派不是自封的,必须要得到社会的承认。也就是说,它是在学术研究和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以自己的成果博得学术界和社会的公认的。学派领导人及其成员的学术地位和创新理论成果要得到社会公认,要产生社会效益"。[19]为了帮助学派或学科产生这样的成果,增加学科研究对象的相同性无疑是一个有效选择。这是因为学科研究对象的相同性能够促使学术研究的专注和深人程度,对某些问题做周密细致的深度研究。为此,高校应该加强学校内部学科研究方向的凝聚,将研究方向分为重点突破方向和逐步拓展两个方面,在保证重点的基础上,关注拓展方面问题的研究。

  (七)集聚校内外(国内外)学术研究力量,加快学术共同体形成步伐

  无论是高校的进步还是学派的成长,都必须有较为丰富的学术资源作为必要的保证。与西方高等教育强国相比,我国高校整体上学术资源还比较稀缺,学术人员的集聚优势还未真正形成。为此,我国高校必须要"尽快集中学术资源,优化配置,形成优势和特色,创建自己的学派,锻造独特的学术氛围和学术品格,充分发挥它们的聚合效应,"[20]组建有深远发展前景的学术共同体。高校的类似举措,不仅可以加快学科成长速度、提高学术研究水平,而且也在客观上促成了学派的产生,可谓一举多得、事半功倍。

  五、结论

  学派的出现、繁衍、兴盛和衰败主要取决于自身的力量,但是,一旦我们掌握了学派成长的基本规律,也可以创造条件,加快学派形成的步伐,缩短学派成长的时间,提高学派成熟的效率。

  (一)学派的形成需要遵守学术中立、价值中立和政治中立的原则

  学派在我国已经拥有悠久且丰富的历史,"有学则有派"的观念在我国学术界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学派的产生和成长有其特殊的学术气候和土壤,这就是学派在成长过程中要遵守学术中立、价值中立和政治中立的原则一学派成长的三原则。这就要求学派在产生和成长过程中要秉承学科自身发展的规律,恪守追求真理、大胆探索和创新的精神,不能急功近利,也不能将学术观点与政治态度混为一谈从而沦为政治的工具。

  (二)允许并倡导学术争论与批评是学派形成的必然要求

  学派间互动过程中的一个最常见的现象就是学术争鸣,通过争鸣不仅可以提高学派的学术水平和学术声誉,最为重要的是学派自身对学术研究对象的认识更加清晰。"因各派的学说与观点,都有其实践依据,又每每在争论中互补,因而争论的结果,往往不是孰是孰非、谁对谁错,而是使理论愈辨愈深,愈争愈明,达到双赢。"[21]"在某种意义上说,缺乏争论或者争论无序,重要原因在于缺乏学派之争;没有学派,导致没有争论,或者加重了争论的无序状态。所以,我们不仅要就具体问题展开争论、进行学术批评,更要就具体问题背后的理论根基展开争论,并且,争论者要使自己的具体观点与理论根基、基本立场一致。果真如此,学派的形成当为时不远。"[22]学术争鸣的上述功能再次说明一个道理,那就是允许并倡导学术争论与批评是学派形成的必然要求。

  (三)重视学派重建工作,促进学派快速成熟

  学派的产生既是国家强盛的标志,也是国家强盛的需要。因为学派的学术观点和体系的构建可以反映出国家综合实力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地位。无论基于国家民族利益的需要还是基于高校学术研究与学科发展的需要,国家都应该重视学派的重建工作。从古今中外学派发展的演进中,承担学派重建任务最合适的机构应该是高校,而从提高国家综合战略水平的角度看,高校也必须主动承担这个历史重任。高校不仅可以基于自身的学术力量加快学派成长速度,还可以利用自身的平台集聚科研机构的学术力量共同培植我国的学派。如果高校能够从学派的各个构成要素出发,有意识地开展丰富的学术活动,开拓学术资源,加大宣传力度,在我国部分具有学术优势的高校里首先产生一批学派是有可能的。

  (四)高校要创造宽松的学术环境率先促成学派诞生

  学派产生的时间可能很长,但是其生存能力却十分薄弱,外界的政治力量、经济力量、文化力量等,都有可能扼杀或抑制学派。基于学派生命的脆弱性,社会各界应该从各方面给予学派支持和帮助,使其能够按照自身的需要自由生长。高校要创造宽松和谐的环境,尽可能少地干预学派的学术活动。"学派的成功往往需要该大学行政中枢的支持……芝加哥学派的衰落就是行政扼杀学术的典型反例。1945-1951年,当时的芝加哥大学校长哈庆(RobertHutchins)对经验研究非常反感,并大力干预政治学系的事务。结果,连哥斯纳尔和拉斯韦尔这样卓越的学者都没能被评上教授,最后他们只能一走了之。而1953年拉斯韦尔的离开正标志着芝加哥学派的衰落。"[23]

  高校的支持必须最终体现为制度上的支持,因为"一种学派的创生仅仅有参与者的热情、富有创建的学说是不够的……还需要宽容的支持,宽容是学派形成的基本前提,但是只有'宽容'也是不够的,还需要有相应的制度安排与制度建设"。[24]我国高校至今虽然没有专门针对培植学派而制定的政策和规章制度,但是就学派构建要素的基本规章制度还是较多的。今后,高校应当根据学派的构成要素,主动地、有意识地制定政策,增强学派培植的意识,加快学派诞生的速度。

  【参考文献】

  [1]朱光潜.怎样改造学术界[N].时事新报,1922-03-30.

  [2]牛津英语大辞典(简编本)[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2696.

  [3]辞海.缩印本[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1269.

  [4][17][23]卢凌宇.美国政治学学派繁荣之共性研究一一以芝加哥、罗切斯特和耶鲁学派为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08-12.

  [5][19]田湘波,李金龙.试论公共管理学派的特征J].学术论坛,2006(7).

  [6][20]俞正樑.建构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创建中国学派[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7]张婷,等.宋朝学派的形成及启示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8][9][21]孟庆云.论中医理论体系的学派流派[N].中国中医药报,2012-08-01.

  [10]朱为鸿.论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学学派形成与学科构建[J].江苏高教,2007(1).

  [11]包俊洪,项玉林.一种产生"奇迹"的行动哲学一一现代西方实用主义哲学述评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1995(1).

  [12]陈昕.中国经济学曾经有过一个"三联学派"[J].编辑学刊,2008,(6).

  [13]王鉴.论中国特色的教学论学派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

  [14]别敦荣,宋文红.大学运行模式[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3.23.

  [15]易连云,杨昌勇.论中国教育学学派的创生[J].教育研究,2003(4).

  [16]秦亚青.国际关系理论的核心问题与中国学派的生成[J].中国社会科学,2005(3).

  [18]郑首午."本体论"之疑[EB/OL].

  [22]张明楷.学术之盛需要学派之争J].环球法律评论,2005(1).

  [24]李政涛.论中国教育学学派创生的意义及其基本路径[J].教育研究,2004(1).


  •   论文部落提供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SCI期刊和EI期刊等咨询服务。
  •   论文部落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端专业的编辑团队,可帮助您指导各领域学术文章,您只需提出详细的论文写作要求和相关资料。
  •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联系方式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热门排行

 
QQ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15380085870
微信号咨询:
lunwenbuluo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