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3-17 14:00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孙洪伟 点击次数:
曾经看到一名美国教师对于《灰姑娘》的文本升华,教师引导:如果辛黛瑞拉因为后妈不愿意她参加舞会就放弃了机会,她可能成为王子的新娘吗?问题一抛出,学生都认为不会,真正决定她要去参加王子舞会的是她自己。所以当没有别人爱的时候,只有自己爱自己!如果别人没有给你机会,应该加倍地给自己机会。“加倍地爱自己,加倍地给自己机会。”像这种激励人心的文本解读,才准确地把握了故事本身的价值取向,直抵文本内核。这样的价值观定位对孩子在今后生活中遇到逆境后怎样直面人生,化解人生中的苦难起到不可估量的指导作用。
二、深度解读超越了儿童认知能力
小学语文是面向儿童的语文,儿童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有一定的限度,教师在解读文本时往往失却了童心、童趣,带有成人化教育倾向。由于小学生并不具备老师的“远见卓识”,对老师设计的所谓“有价值”的思考题,往往不能配合。于是,在启而不发之处,教师只能取而代之。
不久前,同年级组老师互听互评课,一位老师执教的古诗《寻隐者不遇》。教师从认识贾岛,品读诗意,探究写法,自主创编四个板块带领学生在诗的情境里品读、探究。课上得真实,朴素,自然。在探究写法的环节中,教师问学生诗中写了哪些景物,为什么要写这些景物?半晌,无人举手。此时,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诗中的景物:松,山,云。并告诉他们因为松代表了高洁的品格,同时共同回顾了陈毅的《青松》诗。云是洁白的,飘忽不定的,这就象征着隐者的秉性,他就像云一样飘忽不定,像松一样坚贞高洁,所以要写这些景物。
学生究竟能否真正体会到松、山、云就是代表了以上种种品格,不得而知。这样的深度解读是教师的强加。当教师过于追求精准、缜密,学生的思维局限在教师预设好的框架里时,课堂上便难以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所以整节课中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文本细读到怎样的程度,还是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历。不能一味追求深度而用教师自己的阅读实践来代替学生的个性体验,把所谓的标准答案硬塞给学生。法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卢梭说:“儿童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文本的深度解读是教者在正确地把握文本的基础上对文本的深度挖掘,以达到在课堂上深入浅出,收放自如,让学生达到一定的认知高度,但绝不是教师知道多少就要教给学生多少,教师能走多远就领着学生走多远。
一篇文本到底要表达什么样的观点,“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但一千个哈姆莱特还是哈姆莱特,他不能是麦克白、李尔王。这就要求我们在尊重作者和编者的同时尊重文本客观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深度解读。只有尊重才能聆听作者和编者心中的声音,才能挖掘教材的原生教学价值。这样的深度解读才会给语文课堂带来活力,带来精彩!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周恩来红军小学,江苏,淮安223200)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