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鉴别 论文检测 免费论文 特惠期刊 学术答疑 发表流程

大学的课程决策陷阱:基于镜像政治视角的分析(3)

时间:2014-03-19 12:09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谢冉 点击次数:

 
  (三)反思性
 
  我国研究者叶信治把大学课程实践分为常识、科学和哲学三种水平[34]。实际上,对于大学课程的认识同样存在着这样的三个阶段。传统的现象描述、归纳分类的大学课程界定方式往往对应着在常识水平和科学水平上理解课程。在这个层面上认识课程,仅仅强调大学课程的内容、大学课程的实施和大学课程评价的客观性,更多地关注外在目标的完成,具有外在指向性而缺乏内在的反思性。缺乏反思的课程设置的一个危险之处在于:它暗示学生有选择的差异性并不重要,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差异不大,在重要性和价值之间,它们是没有区别的。而哲学水平上对于大学课程的认识,正是从价值的层面上来探讨大学课程,这种层面的探讨具有反思性的特点。反思,是对思想的思想,即人的思维反过来以其自身为对象加以思维,但也可以引申为人能够立足于自身之外对自己的行动进行批判地考察。通过反思,主体不仅可以使自己的行动更加合理,也可以使自己的思想走向成熟。布鲁纳(JeromeSeymourBruner)指出,教育过程很大程度上包括一种能力,即通过反思自己的思想从而以某种方式将自身与自己所知道的区别开来[35]。一方面,走向反思的大学课程能够审视自己的理念、批判自己的目标、追问自己的前提,不断克服被动、机械和片面的观念和行为,增强观念和行为的自主性与能动性,关注课程与人之间的关系,关注完人培养的终极的大学教育目标。另一方面,大学课程本质功能的界定方式的反思性还体现在促进学习者个体成长上。在大学课程本质功能的价值指引下,学习者在通过大学课程的学习而达致精神普遍性的基础上,能够返回自身,在对大学课程的个人反思的基础上,成为独特的、主体的存在。而不会像在主客二分的模式下,强调对大学课程的把握和占有,从而使得主体迷失在课程所构建的知识的海洋之中。在价值关系的大学课程中,学习者经由自己对课程的价值层面的反思,“在精神上走出自身的局限性而获致普遍性,同时又返回自身的双向历程。”[36]
 
  □
 
  参考文献
 
  [1]王伟廉.高等学校本科课程编制的层次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2002(5):64-68.
 
  [2]朴雪涛,刘旭.现代大学教学论[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153.
 
  [3]吴泠.高校课程建设刍议[J].江苏高教,2005(3):59-61.
 
  [4]冷余生.大学课程论初探[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4):1-9.
 
  [5]谢安邦.高等教育学(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35.
 
  [6]彭波,胡弼成.论“一主多元”的大学课程生成机制[J].现代大学教育,2004(2):3-36.
 
  [7]常思亮.大学课程决策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0.
 
  [8]潘懋元,王伟廉.高等教育学[Ml.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6.
 
  [9]王伟廉.高等学校课程研究导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8:5.
 
  [10]周海涛.大学课程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9.
 
  [11]王良志.大学课程的文化选择[J].江苏高教,1995(4):54-57.
 
  [12]叶信治.大学课程的“实践观点”[J].江苏高教,2003(1):33-36.
 
  [13]朱晓刚.重建大学本科课程——基于从实践出发的理论探视[J].江西教育科研,2007(12):42-44.
 
  [14]朱晓刚.大学课程理解——从实践出发的理论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5):52-54.
 
  [15]张楚廷.教学管理与文化[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1(6):50-54.
 
  [16]马什,C.J.理解课程的关键概念[M].徐佳,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4.
 
  [7]席勒,F.C.E.人本主义研究[M].麻乔志,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2010:10.
 
  [8]维特根斯坦,L.文化与价值[M].许志强,译.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2:54.
 
  [19]黑格尔,G.W.F.小逻辑[M].贺麟,译.北京:商务出版社,1980:259.
 
  [20]刘易斯,H.R.失去灵魂的卓越[M].侯定凯,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3.
 
  [21]杜兰特,W.西方哲学的历程[M].刘睿铭,译.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10:23.
 
  [22]维柯,G.B.论人文教育[M].王楠,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13.
 
  [23]湖北大学哲学研究所,编.德国哲学:第二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24]张楚廷.高等教育哲学通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25.
 
  [25]雅斯贝尔斯,K.T.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上海: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26]雅斯贝尔斯,K.T.大学之理念[M].邱立波,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
 
  [27]加赛特,G.O.大学的使命[M].徐小州,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55.
 
  [28]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16.
 
  [29]布列钦卡,W.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分析批判和建议[M].胡劲松,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
 
  [30]刘亚敏.大学精神探论[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
 
  [3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1171.
 
  [32]李建强.大学的理想与理想的大学——赫钦斯高等教育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教育学院博士论文,2000:23.
 
  [33]博克,D.美国高等教育[M].乔佳义,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33-34.
 
  [34]叶信治.大学课程实践的三种水平[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0):125-130.
 
  [35]多尔,W.E.后现代课程观[M].王红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253.
 
  [36]郭晓明.知识与教化:课程知识观的重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2):11-18.
 
  (责任编辑张芊)

相关内容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

 
QQ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15380085870
微信号咨询:
lunwenbuluo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