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我语文本色(2)
时间:2014-03-19 13:27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圣美秀 点击次数:
三、语文课堂应当注重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
一个人终身发展必需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是不能忽视的。语文课堂是必须教给学生方法,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那么语文能力包括哪些能力?又如何培养呢?
良好的语文能力主要包括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感到学习语文是生活中最有趣、最伟大的游戏,这样他才会努力把语文学好。当然这就对我们语文教师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要使出浑身解数让学生对自己、对语文产生兴趣。比如老师可以在上课时多使用一些幽默的语言,可以根据条件多开展活动,启发学生对现象和问题进行思考并互相交流;教师可以把课堂提问的权力给学生,教学时把学生编成小组,给学生向同伴提问的机会,让他们互相问答以达到检测的目的,这样一来,课堂提问就充满了灵活性,真正地处理好了师生、生生等多边互动关系,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教师还要更新教育观念,真正做到与学生教学相长,倡导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支持和鼓励学生对不明白的问题大胆质疑、争论,让学生敢质疑,而且善质疑,甚至将质疑当作一种习惯。
四、语文课堂应当注重对学生情感的熏陶
语文课是文学自由飞翔的地方,而不能把文学囚禁在一本小小的语文书中。随着语文教学中文学功能的强调和突出,文学作品在教材中占有的比重日益增大,几乎每一篇文章都包含着浓浓的感情。因此把握文学特性,注重情感的激发与感染,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从文学作品中感受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赞美,对正义的弘扬,对光明的追求……
《语文课程标准》第三部分“教学建议”中在“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下也提出建议: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如果让学生在学习时产生感情的触动与心灵的共鸣,那么学习泰格特的《窗》时,学生就能读出利他者高尚、赤诚的人格与自私者丑陋、卑鄙的灵魂;读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学生就会被文中父亲为“我”跨栏买橘子的片段深深感动,懂得珍爱身边的人。当然,教师不能给作品人物随意地贴标签,更不能强迫学生进入这个情感的天堂,应该尊重文本,引导学生在对文本的解读中,去感受人物的内心,净化自己的心灵,去提高认识社会的能力。
学习语文应该是与生命共舞的过程,是充满色彩和活力的活动。语文课是教师和学生用生命共同搭建的一个交流平台,应该绽放出教师自己的生命个性,应该体现教师的创造精神和能力,应该充溢着教师高超的学养和机智;也应该让每一个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展示每一个学生的生命光彩,诱发每一个学生潜在的创造才能。面对色彩缤纷的世界,语文教师需要做有心人,有足够的理论底气支撑自己思考,有敏锐的目光洞察千变万化的世界,还语文以本色,让语文课名副其实地姓“语”,在课堂上上出醇美的语文味儿。
(编辑:成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