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的概念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展的,它取决于社会组织、国家制度的进化程度,每个时代都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不可能一劳永逸地总结出教学的概念。本文从哲学、逻辑学、人类学和教育学等角度对教学概念及其属性做了分析,对处在现阶段社会中的教学概念下了定义,认为教学概念有两个特有属性和两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属性:两个特有属性一个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另一个是教师的学和学生的教;两个重要的属性是教学的目的性和交往性。
教学概念目的性交往性隐形属性代沟
无论是哲学还是教育学,它们都需要一系列概念体系为其支撑,而每门学科的概念体系中都有一个或几个核心概念作为其概念构筑的发起点。对于教育学来说,教学的概念便是这个概念体系中的核心概念,对教学概念的分析有助于教育学概念体系的合理化。在当代,人们对教学概念的定义没有准确反映教学的内涵和外延,并不能像有些学者说的“我国学者所阐明的、目前在国内通行的教学概念,具有清晰的内涵和明确的外延,能够合理而充分地解释、说明、指导教学这种复杂的人类活动”[1]。对教学的概念进行不断的思考是极其有必要的。
一、教学概念辨析
“概念是反映事物的特有属性(固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态。”[2]随着认识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某一事物概念的理解也在不断深化。“对于某类事物,开始我们总是认识到它的外部特征,总是认识到那些派生的特有属性。”[2]只有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才能认识到某类事物的内在本质,认识到这一类事物区别于他类事物的特有属性。教学作为一种历史性存在,也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中,教学的概念也在随着教学这一现象的发展而发展。
对当代关于教学概念的国内外文献考察发现,几乎每一本以教学论命名的著作都有自己的定义,有的只是在字词上稍做改动,不过大都脱离不了下面几种定义。在王策三著的《教学论稿》中,“所谓教学,乃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3]。在王逢贤主编的《学与教的原理》中,“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构成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学习和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个性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4]。在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中,教学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和学的共同活动”[5]。在李秉德的《教学论》中,“‘教学’就是指教的人指导学的人进行学习的活动。进一步说,指的是教和学结合或相统一的活动”。“‘教的人’不限于教师,但主要指的是教师。‘学的人’不限于学生,但主要指的是学生”[6]。前苏联的达尼洛夫和叶希波夫编著的《教学论》把教学定义为“教学包括学生的活动(学)和教师的活动(教)”,“教学并不是指教师简单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要教师指导学生的活动,使他们获得教育”[7]。美国的布鲁纳认为,“教学是通过引导学习者对问题或知识体系循序渐进的学习来提高学习者正在学习中的理解、转换和迁移能力”[5]。
上面几种代表性的概念有这样几点不足之处:一是“概念反映了事物的特有属性,教学的概念反映了教学这一现象的特有属性”,应该是一种实然表达,而不应该是应然的价值规范,而上述教学的概念更多的是应然的价值取向;二是上述教学的概念没有完全表达教学这一现象的特有属性,只看到了教学表面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没有观察到隐性的教师的学和学生的教;三是上述教学的概念没有表达教学的交往性这一教学的本质形态;四是上述教学概念没有表达清楚教学的邻近的属概念,大都是以活动当作教学的邻近属概念,这是不准确的。活动有很多种,如政治活动、经济活动等,教育活动只是这些活动中的一种,而教学只属于教育活动中的一种。赫尔巴特也在《普通教育学》中把教育活动分为管理、教学、训育三部分[8],所以把教育活动作为教学的邻近属概念是合理的。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给当代教学的概念作如下定义:教学是包含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教师的学和学生的教的,以一定的经过筛选、整理的文化为中介的,合目的性和交往性的教育活动。其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属于显性方面,教师的学和学生的教属于隐性方面,中介的存在是教学能开展的必要条件,而教学的目的性和交往性则是教学的应有之义。
二、教学的两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属性——目的性和交往性
1.教学的目的性
人作为理性的主体性存在,一切行为都是合目的性的。人类的生存和生活工具的不断发展和进化,都是为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和更好地生存这一目的。正是由于人类有生存冲动这一生命的基本目的,才会为了本物种的繁衍生息而不断贡献自己的知识和智力。
人类之外的其他物种依靠遗传基因生存,是被动地适应环境的存在体。之所以会存在这样的差别,是因为人类有文化的存在。文化,作为人类的第二遗传是区别人和动物的一个重要依据。教育作为文化传递与传播的工具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教学作为教育的主要活动就具有了更举足轻重的作用。教育的工具属性就决定了教育的目的性,也即决定了教学的目的性。
2.教学的交往性
人具有其他物种所没有的社会性,而人的社会性的存在是以交往为前提的,没有交往便无所谓社会。交往能够产生的一个隐含的前提是双方都把对方当作主体而不是客体来看待。主体间交往的前提是一个主体对另一个主体的承认,只有在互相承认的基础上才能平等地开展交往。这种交往“是一种‘主—主’关系——从一切有关参与者的相互承认到建立起对他事物的共同关系、共同态度和识见”[9],并且“只有当一个言说者同时进入他们由以建立人际关系的主体间水平和陈述性内容水平时,言语行为才能发生(即使在‘独白’时也不例外)”[9]。两个主体只有在共同的主体间性结构的中介作用下才能进行交往,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分析、库恩的“范式”理论都是对主体间关系问题所进行的探索。“随着困扰人类的物质匮乏问题的相对缓解,通过语言等中介建立起来的主体间性结构在未来人类生存中将占据越来越突出的地位”[10]。教学作为人类的一种实践活动,是教师这一实践主体在承认学生实践主体性的基础上以语言及包含在语言中的文化为主体间性结构的交往活动。教学具有交往性,但并不是所有的交往都是教学,“当交往双方相对特殊化并形成一种以传递经验、影响他人的身心为直接目的的活动时,交往则转化为教育”[11],交往转化为教育之后才有真正教学的存在。在我们的现实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对教学内容的加工和整理上,认为按照逻辑顺序和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来组织教学内容,学生自然就能接受这些知识,不过他们没有认识到每一个学生作为一个特殊主体的需求,这犯了单一主体观错误,没有发现学生这一主体,没有形成交往,自然就不可能形成真正的教学。
- 论文部落提供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SCI期刊和EI期刊等咨询服务。
- 论文部落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端专业的编辑团队,可帮助您指导各领域学术文章,您只需提出详细的论文写作要求和相关资料。
-
- 论文投稿客服QQ:
2863358778、
2316118108
-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