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鉴别 论文检测 免费论文 特惠期刊 学术答疑 发表流程

对教学概念及其属性的审视(2)

时间:2014-03-22 14:04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徐乐乐 点击次数:

 
  三、教学概念的显性属性: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说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属于教学概念的显性属性,是因为我们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用感官能感受到。从哲学上看,“实践主体对于进入实践过程的客体的改造活动,都是处在以客体为中介的诸主体的实践交往关系中因而从中获得实践目的、实践能力和实践方式,并反过来调整和改造这一实践交往关系”[12]。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是主体,教学内容是客体,教师这一主体通过组织整理等一系列活动作用于教学内容这一客体,用语言符号这一中介在教师和学生共同承认的文化背景下表达出来,学生这一主体则以教师通过语言符号传达的文化信息作为素材进行加工整理,以同化或者顺应的方式编码至学生自身的知识结构。两个主体不能直接进行实践交往,教师只有通过语言符号所传达的文化信息,以一定的主体间性才能与学生发生交往。在这样的教学实践活动中,促进了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的发展,使学生获得了人类世代积累的文化——虽然这种文化只是意识形态占主导地位的阶级所赞同的文化,获得了生存和生活的能力,也获得了改造自身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方式。
 
  最近这些年兴起的“主体教育论”对我们有很大启示。“主体教育论”从两个方面论述了人的主体性,“一是人在社会历史活动中的地位;二是人在自身发展中的地位”[13]。它分别从历史宏观和个体微观两个角度定义了人的主体地位。其人性假设是,人既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也是自身发展的主体,这种人性假设也同样适用于儿童。这种人性假设基于批判忽视儿童主体性至上,认为“儿童的活动与交往是他发展的基础。他处于怎样的环境中扮演怎样的角色,怎样活动,怎样交往,怎样与环境相互作用,怎样自我建构和自我表现,他自身就怎样发展,成为怎样的人”[14]。儿童在生活和交往中的这种能动性显示了儿童的主体性,这种基于生活和交往的论证几乎无可置疑地证明了儿童在自身生活和交往中的主体地位。这里需要注意,“主体教育论”强调儿童的能动性和主体性是在批判现有的教育学的基础上提出的,不能从现有的教育学对儿童主体性的忽视这一极端走向另一极端——过分强调儿童主体性。美国的拉斯思在道德教育中提出的价值澄清理论,以及杜威的“从做中学”都是对学生主体性的过分依赖和推崇,因此也引发了人们对这些理论的诟病。
 
  四、教学概念的隐形属性:教师的学和学生的教
 
  教学概念的属性——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用感官就能体验到的,所以以显性命名之;相对应的,教学概念的另一属性——教师的学和学生的教不一定发生在我们现实的课堂教学中,但却是正常教学的重要支撑部分,这样的课堂我们不能用自己的感官把握到,因为这是隐藏在课堂教学背后的一些教学行为,所以以隐形命名之。
 
  1.玛格丽特·米德笔下的前象征文化及其教学
 
  玛格丽特·米德在《代沟》中描述了前象征文化现象。前象征文化是由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特有的代沟造成的,这个代沟的分界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前出生的人与二战后出生的人分别属于代沟的两边,二战前出生的人是年长者,已经掌握了世界的权力,控制着世界的前进方向,但是这些掌权者、这些年长者不理解近二十年成长起来的那些人看待世界的方式,处在代沟两边的人都十分清楚,对方决不会经历自己所体验过的一切。后象征文化依靠儿童的依赖性学习才得以延续,因为儿童不能逾越传统半步,只能依赖前辈创造的文化,正是由于这种依赖性,人类的文化才能确立并具有连续性。而在前象征文化中,“代表未来的是孩子,而不是父母或祖父母”[14]。“以人类的依赖性为基础的学习能力是相对简单的。……过去,人类为了保证文化传播的连续性和体现新事物,靠的是循环系统中最不复杂的那部分,即儿童的依赖性学习。现在随着我们对这一过程了解的深入,我们必须培养这一系统最灵活、最复杂的那一部分——即成年人的行为”[14]。我们必须寻找前象征性的教学方法,在这样的文化中,我们要放弃要求学生对教师的教诲惟命是从的后象征文化,放弃依靠学生的同辈群体进行学习的后象征文化方式,让年长者向年轻者学习,让教师向学生学习,学习他们这一辈人看待世界的方式方法,教师只有树立了这样的观念才能与年轻人、与学生处在同一语境中,才能形成一种真正的“不断的对话”[14]。“一旦成年人和老年人真正认识到有一条深深的、新的、史无前例的、世界性的代沟存在的事实,交流才能够重新建立”[14]。
 
  2.当代代沟及其文化背景下的教学
 
  在米德时代的前象征文化背景下,她主张教学应该更关注教师的学习,或者说教学就是教师的学习。但是毕竟米德所描述的这种文化现象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所特有的,就像她自己说的一样,这条代沟是“一条深深的、新的、史无前例的、世界性的代沟”[14],其产生的根源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所以生活在二战已经成为遥远的过去的时代的我们,已经不存在米德形容的那样深深的、史无前例的代沟。米德给我们的启示就是代沟对于教学的影响,代沟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两代人之间的“差异、隔阂及冲突”[15],影响了两代人交往最为经常和密切的领域——教学,包括教学方式的选择、教学内容的编排、课堂氛围的构建等等,不把代沟现象考虑进去的教学不会是成功的教学。
 
  (1)当代新的代沟
 
  首先,上世纪90年代学术界对于代沟这一现象是否存在曾经有过争议,少数学者否认代沟的存在,或者认为代沟这一称呼不准确,应该叫“代差”、“相倚性代差”[16]。但是多数学者认为代沟确实存在,有学者曾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代沟现象普遍存在于现代社会”[15]的结论。还有学者把代沟作为一个社会现象,认为代沟的“产生和存在,是社会发展和变迁的加速在代际关系上的必然反映”[17]和文化现象,从社会学和文化濡化等角度对代沟进行了分析,并且在以下几个方面达成了共识:一是代沟的存在是正常的社会现象,因为一个社会从总的趋势上来说是处在发展、变化之中的;二是代沟的存在是一种积极的社会现象,代与代之间差距的变大表明一个社会正处在快速的发展变化之中;三是代沟虽然是正常的、积极的社会现象,但是它毕竟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从不同角度分析它,并提出适合本土社会的解决方案。
 
  (2)当代代沟文化背景下的教学
 
  社会学中代沟的“代”一般分为三代:未成年人、成年人、老年人,对于课堂教学影响最大的当属作为未成年人的学生与作为成年人的教师之间的代沟。中国特有的代沟是拥有权力和传统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冲突[18]。中国社会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固守传统的教师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奉为圭臬,而出生在现代社会的学生对传统没有概念,没有经历过传统文化的教化,所以他们的行为和思维方式必然会受到教师以传统名义进行的规训。这一代学生已经不想唯师命是从,他们已经知道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不一定是正确的,不一定是他们所需要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令学生越来越反感。
 
  面对这样的冲突,需要做出改变的是教师。首先,教师要向学生学习,学习他们这一代人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价值观;学习他们这代人对我们的传统文化的看法;学习他们具有创造性的一面,了解学生对什么最感兴趣,了解他们回家后是以怎样的方式与他们的父母交流的,他们在互联网上最关注的是什么,他们最感兴趣的话题是哪一类。其次,和学生开展对话,因为这个时候才有了共同的话语,这些共同的话语作为主体间性才能在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之间起到沟通的作用。教师和学生能够开展对话也意味着教师作为主流文化的代表对学生群体亚文化的认同。教师和学生只有开展平等的对话、沟通交流,知识才能实现从教师到学生、从学生到教师的双向流动,主流文化和亚文化才能得到合理有效的对话,真正有效的教学才能形成。

  •   论文部落提供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SCI期刊和EI期刊等咨询服务。
  •   论文部落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端专业的编辑团队,可帮助您指导各领域学术文章,您只需提出详细的论文写作要求和相关资料。
  •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联系方式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热门排行

 
QQ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15380085870
微信号咨询:
lunwenbuluo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