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学生数学理解的线性代数教学研究与实践(2)
时间:2014-01-17 12:12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陈建华 刘金林 点击次数:
(3)习题设置难易得当,补充内容定位恰当
数学习题是解决问题的载体,它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把数学知识作为解决现实问题的工具,把"解决问题"作为数学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那么,习题就是学生把知识用于实际的初步实践,实现自我的梦工场.我们从知识掌握功能、应用背景分析和文化教育价值三方面探讨,提出习题设计重视课程内涵,反映知识的层次;习题设计关注生活背景,反映课程的应用;习题设计体现数学文化背景,增加习题的趣味性等观点.[5]
运用研究成果,精心设计、编写了线性代数课程的教材习题、配套训练题、专题解析典型例题和考研模拟题.习题设计时,注意沟通各部分知识技能之间的联系;反映习题在现实生活中原型,编入适当合理的有教学情境的生活背景内容;注意触及学生的心理现实.根据课程的特点,通过趣味性的习题设置悬念,揭示矛盾,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生疑、释疑.把思维教育作为潜在目的,把数学理解作为新目标.
三、更新观念,营造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堂
教学只有符合受教育者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才有可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日本教育学家菊池章夫曾经指出:"心理发展的水平与特点是教育的起点和依据,是教育的前提."在对课程内容研究、打造教材的同时,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我们需要更新教学理念、精心编排教学案例、积极尝试研究性教学.
(一)更新教学理念,让学生成为问题的解决者
数学问题解决,指学习者面对初次碰到的问题时,在对原有数学概念、原理重新组合过程中进行创造性学习的过程.[6]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认识规律,在问题解决和现代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导下,根据教学内容,我们开展了启发式、探究式、发现式教学,努力将线性代数内容的学术形态转变为教育形式.
与传统教学相比,基于问题解决的线性代数课程教学设计成功地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角色.教学中遵循"学习是一种过程,而不是结果[7]"的原则,教师给学生提供的是探究知识的问题情境,而不仅仅是知识.教师为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而营造知识环境、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亲身实践.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角色得以确立.课程教学迁移模式如图3:
■
图3课程教学迁移模式图
在教学中,我们不是以学生学会线性代数中某种方法作为教学的终点,而是鼓励学生自己生成学习项目.比如矩阵等价理论的教学,从初等变换的引入,初等矩阵概念的形成,到等价标准型定理的证明,都围绕问题"矩阵求逆方法的改进"来组织,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设计教学问题,引起学生对结论迫切追求的愿望,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将问题结论的寻求过程、方法的思考过程、规律的揭示过程等还给学生,让数学"冰冷的形式"背后的数学思想呈现给学生,在进行了火热的思考后实现代数知识与技能的"同化"和"顺应".另外,解题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设计了一些特定问题作为学生巩固和消化所学知识并转化成为技能,吸收线性代数思想的重要环节.
(二)渗透数学理论的文化内涵,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课堂教学中,我们以介绍重要概念的创建和演变、重访定理的发现时刻、再现问题的解决过程等形式作为数学文化有机融入方法,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来传递数学理论的文化内涵,呈现一个个丰富的课堂,给学生以广博的文化浸染.如初等行变换概念的教学引入,提供了《九章算术》中解方程组的"直除法"和高斯的"消元法"的问题背景,学生在学会知识的同时了解到概念的来龙去脉,让问题背景下的线性代数课程中的教学内容变得"鲜活"起来.让学生在文化层面体验了数学的价值和魅力,提升了数学修养.
(三)以课程网站为平台,关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问题背景下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以课程网站为平台,拓展课程资源.借线性代数是校级精品建设课程的契机,推进课程网站建设,设置了课时讲稿、电子课件、反例仓库、模型介绍和考研辅导等有特色的栏目,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课程资源和个性化学习空间,努力让学生在自己构建知识系统的过程中,锻炼获取知识的能力.教学手段的改善,不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丰富了教学方法,提升了课程内涵.[7]
- 论文部落提供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SCI期刊和EI期刊等咨询服务。
- 论文部落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端专业的编辑团队,可帮助您指导各领域学术文章,您只需提出详细的论文写作要求和相关资料。
-
- 论文投稿客服QQ:
2863358778、
2316118108
-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