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8-06 09:14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陈淳 点击次数:
摘要 共青团组织是中学开展德育工作的主要平台。针对广州市外来工子弟学校团工作基础相对薄弱的现状,基于朋辈教育理念,组建大学生团课讲师团,探索高校与中学实现对口共建,有助于创新外来工子弟学校团工作方式,促进共青团育人工作的深入开展。
关键词 朋辈教育;团建;德育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高校与中学共青团组织工作都面临着新的挑战。2011年11月,共青团中央和教育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中学共青团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充分认识加强中学共青团工作的重要意义,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团员队伍和团干部队伍,切实加强对中学共青团工作的领导和指导。2013年5月,共青团中央办公厅印发《高校对口中学团建促进行动工作的通知》,在全国启动“211工程”高校对口中学团建试点工作,引导高等院校结对帮扶中学团建。一系列政策为高校与中学共青团组织开展合作共建,致力于青少年道德成长提供了明确指引。为此,我们与团工作基础相对薄弱的外来工子弟学校建立对口合作,以朋辈教育理念为基础,探索通过“团课讲师团”促进共青团实践育人的深入开展。
一、朋辈教育的基本内涵
在《汉语词典》中,“朋辈”解释为:同辈的友人,志同道合的友人。其英文表述“peer”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解释为:同等的人,同龄人。可见,“朋辈”含有“朋友”和“同辈”之意,年龄层次相近,具有共同语言的人聚集在一起,形成朋辈群体。这一群体通常有共同的兴趣点、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他们借助一定的平台分享信息和观点,而达到影响和改变教育对象思想和行为的教育方式则被称之为朋辈教育。
随着教育的普及,朋辈之间的互动影响越来越频繁。从已有研究来看,朋辈教育较多地被应用在高校德育中。扬州大学启动“研本1+1引领计划”,发挥研究生在学业和科研、实践和就业等方面的优势,以“朋辈教育”理念引领和帮助本科生成长。华南师范大学启动“大学新生朋辈教育”模式,由国防生担任军训教官、学生担任兼职班主任,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之后陆续启动“朋辈教育”模式下的校园合唱比赛和舞蹈大赛,教育效果显著,获得了各界一致好评。这些朋辈教育的应用大多存在于同一个校园环境中,或是高年级辅导低年级学生,或是不同专业之间学生的平行互助。
本文尝试打破校园边界,借助朋辈教育理念,以高校“团课讲师团”为例,探讨高校和中学之间共青团工作的互动,并希望对已有的朋辈教育研究和实践作出有益补充。
二、朋辈教育之于高校对口中学团建的意义
高校聚集了大量的优秀大学生团员,他们富有激情并掌握了一定的党团知识,也具有服务社会、提升自我的强烈意愿。基于朋辈教育理念,通过创建教育平台,可以整合高校资源进入中学,促进高校基层团委和对口学校团委合作,从而有利于资源的优化使用。
我们与广州市外来工子弟学校——天河区YH学校建立对口合作,以学生团课讲师团为依托,开展团员教育工作,并形成了团建促进行动的实践形式(见下图)。
朋辈教育理念下的外来工子弟学校团建促进行动实践
这一实践形式简单明了,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我们希望通过行动研究,一方面,可以改善外来工子弟学校在德育工作中所面临的教育资源与经费投入不足的现状,用大学生团员的正能量感染和影响中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另一方面,为大学生团员创造优质的实践服务平台,使其获得自我锻炼和素养提升。同时,借助这一实践形式,探索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让学生通过朋辈教育实现共赢,在互动中获得成长。
三、外来工子弟学校团建促进行动的实践探索
从2004年到2010年,广州市外来工子女人口已从32万左右增加到51万;学校数量增至三百多所,占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人口的40%。外来工子弟学校因收费低廉、办学灵活等特点,深受农民工欢迎。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广州就出现了外来工子弟学校,如今,外来工子弟学校已成为广州市解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主渠道[1]。天河区45所民办校中,有40所外来工子弟学校。与其庞大的规模相比,由于学校制度建设和经费投入不到位,师资力量和硬件设施匮乏,教师专业化程度低等因素,导致外来工子弟学校道德教育远远落后于一般公立学校,不利于学生身心素质的协调发展。在德育被边缘化的状况下,共青团活动自然缺乏生存的土壤。
以天河区YH学校为例,其团支部书记由音乐科廖老师兼任,全校60余名团员一年只开展一次全体团员活动。一方面,由于学生是缴费上学,学校领导认为应该将钱用在主要的教学任务上,团员活动缺乏专项经费支持;另一方面,学生家长大多文化程度较低,缺乏与学校之间的沟通,组织开展团的活动并不能得到他们的理解与支持。面对充满激情希望开展丰富团员活动的中学生团员,廖老师有心无力。针对这一现状,“团课讲师团”分阶段开展活动。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