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1-09 15:29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居云 点击次数:
3、学会合作交流。
讨论交流是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关键,每个成员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后,可能有不一致之处,这就需要讨论交流,共同攻克难点,以致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每个小组的成员都要认识到小组的成功取决于每个成员的努力,认识到自己对小组所承担的责任。教师可借助评比“最佳小组”、“成功小组”、“进步小组”等活动,强化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促使每个组员的责任感转化成动力,小组内个个参与合作,人人团结协助,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增强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4、学会质疑。
“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在小组学习活动中,肯定别人优点的同时,还要敢于质疑。学会质疑对于使学生深入探究问题,掌握学习规律,以及学生的自我提高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如果有疑问,应立即追问为什么,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老师、同学们的发言持不同意见时,要敢于提出,大胆质疑,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与对方争辩,如果听不懂,更要请求对方进一步解释。想到了同学们没想到的,没说完的,要勇于补充。
三、恰当选择合作探究内容。
小组学习是课堂教学中的方法之一,但并非任何时候都可以进行合作交流。小组学习要建立在个体需要的基础上,只有当学生遇到困难时,需要他人帮助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有价值。通过实践,我认为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相机设置小组学习的环节,要考虑这个环节要解决的问题,要达到的目的,务必通过小组学习的方法才能最佳达成,才设置这个环节。
1、挖掘新知时,开展小组学习。
新教材的编写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创造性,一些开放性、探索性的问题可用多种策略解决,而学生考虑问题比较单一,往往想不到多种答案,这时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交流。一方面为每个学生提供了表达个性思想的机会。另一方面能汇集多角度的想法,便于学生在倾听中发现别人的长处,突破个人思维的局限,拓展自己的视野。
2、动手操作时,开展小组学习。
在动手操作探究时,如“圆的周长”教学中,组织学生操作实验感知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时,由于学生个人测量圆的周长有一定的难度,同时一组数据也难以发现内在的规律,需要合作交流才容易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这样,合作来自现实的需要,合作的效果自然也就比较明显。
3、容易出现意见分歧时,开展小组学习。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些题容易出现不同的意见时,最值得开展小组学习。小组及全班的辨析、评判、争论能够引发思维的碰撞,使学生在合作中探索,在交流中感悟。例如在平面图形的教学中设计一道开放题:把一个正方形沿一条直线分成两部分,可得到两个怎样的图形?由于学生直观经验的局限,容易产生认识上的分歧,此时引导学生动手实验,并通过进一步的讨论深化,能使原有的模糊认识得到澄清,同时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合作交流的价值。
小组学习的实践,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为了保证小组学习的实效性,我们教师还要注意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活动空间,让学生在充足的时间里去发现、去探索、去创造。教师要在小组间有意识地巡视、倾听和观察,倾听学生的讨论,观察学生的合作,为他们提供有效的指导。比如在小组合作交流时出现冷场,教师要协助小组长组织讨论,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出现讨论偏离主题或讨论受阻时,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点拨;出现课堂秩序混乱时要及时调控;对个别小组顺利完成合作任务,教师要当场给予表扬。
小组学习的实效性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需要我们教师不断指导,长期熏陶。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习效率,使小组学习真正发挥其应有的教育功能,让学生们在合作中学习,在合作中探究,在合作中创新,体验小组学习的乐趣,感受成功。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