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2-26 10:16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蒋敏杰 点击次数:
摘要:基于“为学习者设计”的理念,数学课堂需要让学生在自主参与中感悟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及其应用。放缓节奏、丰富过程、体验生成,能有效地引导学生经历过程,借助结构推进规划学习历程,借助问题解决形成数学思考,借助过程体验的共感与交感融合,实现小学生心智的同步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节奏;结构化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9094(2014)01-0073-04
数学学习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围绕数学学习素材展开互动、对话的过程。“数学学习要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充分考虑数学本身的特点,体现数学的实质”[1]从学生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入手,精选学习材料与情境,“从学生能否经历丰富的过程”来思量数学认知、思维的过程,“从学生能否从过程中理解数学实质”来取舍具体的学习过程。因此,笔者认为数学学习需要放缓节奏,丰富过程,体验生成,以使师生在数学思考中形成共感与交感,促成师生的共生同长。
一、情境再现——苏教版数学第十二册第三单元《比例尺》教学
思考与实施:本内容教材安排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看懂数值比例尺、线段比例尺,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并进行两种比例尺的转化。第二课时,在学生理解比例尺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比例尺的实际应用,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从教材内容上分析,此二课时紧密联系、层层相扣,体现数学知识“认知—理解—应用—系统内化”的完整过程。从前期的学情分析看,学生对比例概念及实际应用掌握较好,且多数学生对比例尺有一定的直观体验,学习思维难度并不高。
基于上述思考,笔者对学习过程重新架构,力求在1课时内,通过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主动体验中理解,并能解决相应的问题。
问题:1节课教学后,回顾教学过程及后测情况,出现了以下几个“意料之外”的问题:
1.知识技能:比例尺的理解尚可,但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三者关系在实际应用中明显存在思维滞后现象。
2.数学思考:比例尺的理解,两种比例尺的互化教学约25分钟,其中交流分析的对话时间7分钟(约占35%),实际应用约15分钟,其中学生独立思考及解决问题9分钟(约占60%)。
3.问题解决:简单的比例尺应用尚可,涉及到三者关系的实际应用,层次差异显著,部分学生对问题缺乏理解。
4.情感态度:从过程看,没有明显感受到学生在学习中的热情,孩子们只是在顺应教师的节奏。
分析与归因:
1.重形轻质,片面追求课堂“高效”。这源于学情分析的思考,在教材解读中过分关注了部分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而忽视了对知识内容来龙去脉的追问,这样使得教师过分纠结课堂高效,走入重知识技能,忽视思维发展的误区。
2.重结果轻过程,缺乏过程的丰富。这源于对知识的简单理解,在教学中过分关注了学生获得知识的快速与灵活,为追求“速度”压缩体验过程,而使学生学习过程线性化,学生无法在每个学习反思环节对内容进行自我内化。
3.重应用轻理解,缺失知识内化中的解构。这源于对应用的简单认识,在数学思考中过分关注解决问题,而忽视了问题解决中思维的开放性、灵活性,使得学生的应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解决问题呈现单一性、机械化。
上述三方面的归因,在于教师对教材、学习过程重组、重构的简单认识理解,片面化处理教材,机械化推进活动过程,忽视了数学活动的过程性、体验性对学生数学学习的现实影响。因此基于活动过程的丰富性及学生认知规律的准确定位,放缓学习节奏、丰富学习活动,有助于充分地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放缓节奏不是简单放慢学习节奏,而是在核心过程给予适切的“做”、“想”、“思”数学的时空,并在此过程中提升自我认知,形成认知信念,提高心智能力。
相关内容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