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1-04 16:59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径范唯,郭扬,马树超 点击次数:
摘要: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已初步形成,但要到2020年实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目标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借鉴发达国家建立完善职业教育体系的经验,通过增强外部适应性、内部适应性、内在协调性三个基本路径,积极探索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有效结构。
关键词: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路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由此,我们可以归纳概括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三个鲜明特征:一是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即外部适应性,要求这个体系应该是开放的,需要统筹、需要合作、需要对接;二是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即内部适应性,要求这个体系应该强调育人功能,以人的终身发展为本;三是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即内在系统自身的协调性。明确这一系列的内涵特征,成为探索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路径的重要前提。
一、“十一五”以来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发展的成就和经验
“十一五”以来,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繁荣经济、促进就业、消除贫困、保障公平、维护稳定的一项重要举措,要求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2009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超过860万,在校生达到2200万;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院校1200多所,招生数313.4万人,与本科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在校生964万多人[1]。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分别占到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己初步形成。
1.确立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理念和基本框架,并且初步形成了政策合力。为适应经济发展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要求,以及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政府在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上给予了宏观政策保障,体现了政府的主导作用。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要力争在“十五”期间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又提出,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要,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则明确指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三个重要特性,搭建了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
2.根据外部适应性的要求,围绕产业发展调整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努力实现职业教育专业体系与产业体系的对接。职业教育更直接地针对社会分工需求,服务产业发展需要,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因此建立合理的就业结构必然要求职业教育体系与产业体系相适应,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对接。“十一五”以来,职业教育确立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的指导思想,职业教育体系的外部适应性不断显现。
一方面,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及专业结构正逐步由无序走向有序,并且逐渐由被动适应转变为主动服务于经济产业发展。教育部2004年起实施的高职高专学校专业目录,以职业岗位群或行业为主进行专业划分,与普通本科学校的学科类专业划分己有显著区别,分析近年来高职招生的专业分布可见其专业结构较好地支撑了产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进一步提高w;2010年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则设立了“专业(技能)方向”和“对应职业(岗位)”、“职业资格证书举例”、“继续学习专业举例”等项内容,更增强了中职专业与职业岗位群的对应。
另一方面,各地普遍注重加强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的对接,不断增强职业教育体系的外部适应性。如北京市伴随“十一五”时期产业高端化格局的初步形成和首都经济特征的进一步显现,积极推动职业学校根据产业政策导向,紧密结合高新技术产业、生产性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现代制造业等行业快速发展的需要调整专业,重点开发了会展、动漫、轨道交通、现代物流、生物医药和汽车制造等一批新专业,经过持续调整使专业结构与产业布局基本吻合;江苏省为适应全球制造业向长三角大规模转移和江苏外向型经济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要,着力推进优质资源的扩张与整合,建设了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职业教育园区和职业教育集团,加强了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的对接。
3.根据内部适应性的要求,坚持育人为本、面向人人,努力构建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的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的根本
目的是面向整个社会,让人学会技能和本领,能够就业并成为有用之才;发展职业教育,使人们能够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顺利实现就业,摆脱贫困,从而过上有尊严的生活,是促进社会公平、实现社会和谐的有效途径。因此,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注重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拓展发展空间。
“十^一五”期间,职业教育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2010年又成立了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指导委员会,加强对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的宏观指导,推进了内涵建设。同时,各地积极拓宽人才成长渠道,不断探索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的职业教育体系。如,北京市教委联合大型企业开展成人高等职业教育的“学分银行”式弹性教育试点,把职业教育办到企业、工段和班组,实行职业技能“当量替换”高职学历教育学分,并积极面向农村开展“技能+基础”成人中等职业教育改革试点,为提升农民素质、促进新农村建设做出了贡献;江苏省采取一系列措施拓展高职学生的学习发展空间,包括改革“专转本”招生考试制度、组织“专接本”自学考试、拓宽“专升本”继续教育渠道,以及提供出国学习交流的机会等。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