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克服人文教育脱离现实、与现实对不上号的情况。在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分析、观察当前的现实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避免学生进入临床时缺乏应有的思想准备。
(5)提高师资水平,给老师以帮助。医学人文文课程的一些内容,表面上看来,谁都能讲几句,但真正讲深讲透,则并非易事。建议结合制订概略的教学大纲,按学科培训人文课程的老师。有的学者建议设置医学人文学的硕士点和博士点,这是提高医学人教学水平的好建议,应当积极呼吁,力争促成。
(6)发动临床老师参与医学人文学的教学,克服人文教育单枪匹马的现况,创造条件为内、外、妇、儿、麻醉、CT、超声等学科的临床医师讲授各该学科中的伦理、社会、法律方面的问题,同时积极提倡仿效《西氏内科学》的做法,在专业教科书中增加各该学科的伦理、法律、社会学方面的章节。
10恰当处理中国人文传统与普世价值的关系。
应当说,当前我们谈论的医学人文精神,是从西方、主要从美国引入的。这种从西方、从美国引入的人文观念,是适合中国的情况呢?是否要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原则,按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传统加以改造呢?
我们应当认定,当前发生在美国等西方国家以生命伦理学为核心内容的医学人文精神,发生于当代医学新技术的应用中引发的伦理、社会问题及对这些问题的解答,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是当代医学技术而非出自他们的社会体制。当然,美国等西方国家对这些问题的回答离不开他们的主流意识形态,如民主、自由、平等、公正等。问题是这些近代西方社会几百年形成的观念,是否只适合西方社会而与中国这类发展中国家不相容呢?大量的事实证明,人类社会在发展和进步中,除因各自的环境、文化、历史的不同而存在许多认识上的差异外,也还存在许多共同的观念。尽管彼此之间有种种不同,但终究要在这个地球上共同生活。就当前的人文观念而言,如尊重人的生命,维护人类的尊严;在医疗保健服务中,要尊重自主、公正、不伤害的原则,是人类的共同期望,决非只是适合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需求。尽管我们引入这些观念有一个本土化的过程,需要考虑民族文化、经济水平等特点,但就现代人文精神的核心内容而言,就生命伦理学的核心价值而言,是普世的,是具有全球意义的。从我们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决不是人民的自主权多了,自由多了。因此,当我们弘扬人文精神,首先就应当弘扬那些经过历史检验的、对人类进步有重大意义的普世人文精神,而不应当以国家、民族的不同拒绝宝贵的人类共同财富。
当然,这并不是说,宣扬人文精神不应考虑国家与民族的特点,也不是我们可以完全不顾各国的传统文化,但是,对自己民族的传统应做具体的分析,区别精华和糟粕。就人文传统来说,中国自古以来就不缺人文传统,但中国的人文传统是什么传统呢?"人文"二字最早见之于《易经》"观乎天该,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讲的人文,是指教化,是指文而化之的意思。以后经过孔子、孟子等儒学奠基人的诠释,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思想突出集中在对"仁爱"的阐述,而"仁爱"最为进步的思想亮点是"民本主义"。民本主义代表中国传统人文观念最为光明的一面,一些儒家总是孜孜不倦地教诲帝王们爱民、亲民。但"古代的民本主义与现代的民主思想有原则的区别。民主是指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即主权在民;而民本主义,主要是强调人民对封建社会应尽的义务,应遵守的伦理道德,而不争取人的权利和个性解放。民本主义是从统治者的立场出发,强调民的重要性,只有制服民,国家才能安定,只有拥有民,国家才能富强。中国古代统治者可以标榜“爱民如子”、“与民同乐”、“为民作主”,以及“便民利民”等关心老百姓、爱护老百姓的事例,但就是不能让老百姓拥有权力。"这正是中国传统人文的核心理念,而古今中外的大量事实表明,只要权力不真正地属于人民,以人为本的思想就没有真正落在实处,就是悬在半空中。而这也是当前我国政治生活中影响社会安定最为危险的因素。有的学者主张以中国传统人文观念代替民主、自由、人权思想,笔者不敢苟同。我们当然可以而且应当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的那些积极因素。但"我们不要忘记中国传统文化中还有不利于现代化的负面因素,不要忘记反对封建主义残余和小生产习惯势力依然是思想文化领域中的一个长期任务。"这是我们今日提倡人文精神不能不思考的。
参考文献:
[1]吴国盛.重审科学与人文[M]//陆挺,徐宏.人文通识讲演录〔哲学卷(二)〕.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9.
[2]撒穆尔o伊诺克o斯通普夫,西方哲学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5:13.
[3]培根.知识就是力量[M]//吴国盛.科学二十讲.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5.
[4]孙鼎国,王杰.西方思想3000年[M].北京:九洲图书出版社,1998:363.
[5]石崇英.试论医师拉美利特的哲学思想[J].医学与哲学,1983,4(1)19.
[6]王朱.现代病理学的奠基人--魏尔啸[J.医学与哲学,1981,2(2)66.
[7]狄克逊.远在魔弹的射程之外[J].医学与哲学,19823(2):44-45.
[8]EdmundD.PellegrinoMarkSieglei'.临床医学伦理学的未来[J].医学与哲学,2003,24(5):32.
[9]杜治政.论新的医学人文观[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8,29(7):8-14.
[10]TheHastingCenter.医学的目的:确定新优先战略[J].医学与哲学,1997,18(4):3.
[11]W.C丹皮尔.科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21.
[12]霍利·耶格尔.美"死亡权利"风波愈演烈[N].参考消息,2005-06-24(4).
[13]佚名.女植物人生死惊动布什[N].新商报,2005-03-22(12B).
[14]法新社.美植物人走向生命尽头[N].参考消息,2005-03-28(6).
[15]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16]刘兵.新人文主义的桥梁[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17]爱因斯坦.在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的讲演[M]//陆挺,徐宏.人文通识讲演录,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258.
[18]苏双碧.中国古代为何不能产生民主思想[N].报刊文摘,2008-12一15(2).
[19]许全兴.警惕传统文化消极因素的渗入[N].报刊文摘2008-1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