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对我国资源型产业碳排放量及制造业碳排放量与工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影响关系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其随时间变化的波形和响应值表明:短期内,变量受到正冲击后,资源型产业碳排放量与工业总产值之间存在相同的影响路径,工业总产值的变化对于制造业碳排放的影响力度大于制造业碳排放受到冲击后给工业总产值带来的影响;资源型产业及制造业与工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影响关系在长期趋于稳定。
方差分解结果表明短期内资源型产业碳排放变化量对工业总产值变化量的贡献度及贡献增幅均较大,而制造业碳排放变化量对工业总产值变化量的贡献度及贡献波幅均极小;在长期,相对于制造业,资源型产业碳排放对工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更大也更为稳定,但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制造业碳排放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渐显著。说明资源型产业碳排放对中国工业经济发展的贡献仍然较大,但随着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工业经济的发展对资源型产业碳排放的依赖程度逐渐减弱,对制造业碳排放的依赖程度逐渐上升。
综上所述,资源型产业碳排放高于制造业碳排放,两型产业碳排放的增加在一定时期内促进工业经济增长,且资源型产业碳排放对工业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大于制造业碳排放。但从长远来看,两型产业碳排放的增加阻碍了工业经济高效发展,且资源型产业碳排放对工业经济增长的阻碍作用大于制造业碳排放。
4.2政策启示
根据上述研究结论,分别得出以下四点政策启示:
促使资源型产业及制造业走循序渐进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之路,即从附加值低的环节逐步向附加值高的环节转换,渐进式实现线性的、连续性的产业发展路径。协整检验结果表明,由于国家对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的重视及环境承载力的制约,从长期来看,促使高耗能低效率产业向低耗能高效率产业转变势在必行。因此,为提高工业产品附加值,优化资源型产业与制造业碳排放与工业经济发展的关系,走“资源型产业向制造业转型升级,调整优化制造业产业能源结构,向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率的高端制造业转化”的产业发展路径是明智的选择。
加快提升资源型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促进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确保工业经济增长的同时控制碳排放量增加。资源型产业大多以初级加工产品为主要最终产品,以消耗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为代价,技术效率、技术水平低于制造业,产生的碳排放量却远大于制造业。从格兰杰因果检验结论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工业经济增长对资源型产业碳排放的依赖程度仍然很大,增长方式仍为粗放型,工业经济的增长伴随着资源型产业带来的高污染、高碳排放量。因此,要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将技术支撑及创新成果应用于资源型产业的规模化生产中,帮助其突破技术创新因素的制约,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同时,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完整产业链条,健全资源型产业支撑体系,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手段,以发展产业集群为形式,以完善体制机制为保障,促使资源型产业向生态化、低碳化的发展模式转型升级,控制碳排放量增加,实现工业经济发展与低碳环保双赢。
构建资源型产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产业链,平衡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结果表明,虽然在一定时期内资源型产业碳排放稳定促进工业经济增长,但其对工业经济的拉动作用在速度及程度上均不及制造业,且制造业低碳化程度远高于资源型产业。因此,一方面工业发展要打破经济增长对资源型产业碳排放的依赖关系,结合资源稟赋,立足自身优势,引进节能减排技术、生态产业链接技术等“绿色技术”加快对资源型产业的改造提升,要通过资源型产业价值链、产业链的提升而非单纯的高碳排放来推动工业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工业经济迅猛增长将促使制造业的发展迅速作出反应,经济发展带来的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将立即应用于低碳发展效率较高的制造业,助其碳减排的同时推进制造业集约化发展。综上两方面,通过改造提升资源型产业促进工业经济增长,进而反哺制造业发展的工业发展模式将推动“产业发展”与“经济发展”两驾马车并驾齐驱。
优化制造业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进一步实现制造业低碳化发展。方差分解结果表明,工业经济发展虽然过多依赖资源型产业碳排放,但对其依赖程度逐渐下降,工业经济发展在今天离不开资源型产业,但明天不能依赖资源型产业。研究结果也显示出我国工业经济发展对制造业碳排放的依赖程度逐渐上升,表明工业经济发展方式在曰益转变,经济结构调整成效也曰渐显著,未来工业经济发展方向将更多向制造业倾斜。因此,加快发展贡献度不断增加的相对低能耗、低污染的制造业,优化制造业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一方面用信息化等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另一方面加大研发力度,大力发展新兴产业,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率,推动低中端制造业向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高端制造业方向迈进,实现中国工业经济的低碳化发展。
参考文献:
[1]FieldCB,BarrosV,StockerTF,etal.IPCC.SummaryforPolicymakers[C].
ManagingtheRisksofExtremeEventsandDisasterstoAdvanceClimateChangeAd
aptation:ASpecialReportofWorkingGroupsIandIIoftheIntergovernmentalPanelonClimate
Change.CambridgeandNewYork: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12:1-19.
[2]潘佳佳,李廉水.中国工业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34(4):86-91.
[3]辛本健.解读中国减排目标[N].人民日报海外版,009-12-03(1).
[4]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年第11期
[5]徐承红,李标.能源消耗、碳排放与我国经济发展:基于静态和动态面板的实证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12,(7):33-44.
[6]李虹,亚琨.我国产业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基于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2,(11):46-52.
[7]EgliH.AreCross-countryStudiesoftheEnvironmentalKnznetsCurve
Mislead
ing?NewEvidencefromTimeSeriesDataforGermanyJ.DiscussionPaper,ErnstMoritz
ArndtUniversityofGreifswald,2001.
[8]虞义华,郑新业,张莉.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与碳排放强度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3):72-81.[YuYihua,
[9]武红,谷树忠,关兴良,等.中国化石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13,28(3):381-390.[Wu
[10]谭丹,黄贤进,胡初枝.我国工业行业的产业升级与碳排放关系分析J].四川环境,2008,27(2):74-84.
[11]陈诗一.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与中国工业的可持续发展J.经济研究,2009,(4):41-55.
[12]肖宏伟,易丹辉,周明勇.中国工业经济发展与碳排放脱钩关系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56-62.
[13]何有世,王玉龙.产业发展与碳排放的协整性与因果关系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2,(20):106-108.[HeYoushi,Wang
[14]张战国.上海市住宅投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中国房地产:学术版,2013,(9):31-36.
[15]李子奈,叶阿忠.高级应用计量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