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鉴别 论文检测 免费论文 特惠期刊 学术答疑 发表流程

社科查新用户调查分析

时间:2015-12-15 16:43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张群,夏蕾,汤敏霞 点击次数:

  摘要:从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对社科查新的认识、需求信息、意见及建议4个方面入手,对社科查新用户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提出必须完善社科信息资源建设,必须加强社科查新用户教育,必须深化社科查新方法体系研究。

  关键词:社会科学;查新;用户;调查;分析

  1、社科查新用户调查

  2011年9-11月,为了解社科查新用户的情况,以便有效地开展社科查新工作,课题组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包括江南大学各人文社科院系、校外社科查新用户、江苏省高校图工委情报咨询专业委员会2011年学术年会部分参会代表。调查对象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和代表性。调查共发放问卷120份,收回有效问卷96份。在这96名社科研究者中,从年龄来说,35岁以下的35人,36~45岁的39人,46~55岁的16人,56岁以上的6人;从学历来说,博士17人,硕士50人,学士29人;从职称来说,正高15人,副高29人,中级33人,初级5人,其他14人;从专业/研究方向来说:经济学12人,人文艺术15人,图书情报学25人,管理学16人,法学、哲学10人,教育14人,理工类4人;从单位来说,科研院校84人,企业10人,政府机关2人。问卷调查表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对社科查新的认识、需求信息、意见及建议4个方面。

  2、分析与讨论

  2.1关于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调查发现,主持或参加过社科研究项目的人数为44人,占总人数的46%,这一方面表明社科研究者研究意识的薄弱,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社科研究项目的普及度不高。近年来,国家对社科研究的投入呈现出多方位、多层次的特点,以2011年度为例,就组织了“自然科学基金管理科学部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江苏省文化科研课题”等各级课题的申报工作,但与自然科学研究相比,无论是项目数量还是资助力度,两者还是有很大的差别。如2011年的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经费为10万元左右,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就有60万元,这或许是导致社科研究薄弱的因素之一。在调研的对象中,仍有19%的人对查新工作完全不了解,说明查新机构对查新工作的宣传不够。

  2.2关于对社科查新的认识

  调查得知,认为社科查新与科技查新有区别的人数最多,为44人,占到了总人数的45.8%;认为需要开展社科查新的人数最多,为73人,占到了总人数的76%。这些数据说明社科查新的必要性得到了社科研究者的普遍认同,但社科研究的特殊性导致社科查新不能照搬科技查新的一套体系,必须深入研究两者的区别,建立符合社科研究

  规律的社科查新体系。现有的查新机构能否开展社科查新工作这个问题,“能”与“不能”答案的人数基本上平分秋色,而答案为“不清楚”的最多,为36人,这进一步说明社科研究者对查新工作不够了解,查新机构必须加强宣传工作。77%的调研对象认为社科研究需要查新的环节为课题立项申报,而56%的调研对象则认为是成果鉴定环节,这符合查新实践,也标志着科技查新在我国科技发展中的地位实现了从服务型向决策型的转变。

  在调查中,认为社科查新的意义在于避免重复研究的为79人,占82.3%;认为社科查新的意义在于提高社科研究创新水平的为61人,占64%。这从另一方面揭示了当前社科研究的两大弊端:重复研究和缺乏创新性。认为社科查新的目的是判定内容之新颖性的为70人,占73%,判断内容的实用性的为50人,占52%。这些数据说明新颖性、实用性是社科查新工作重要的评价指标。

  调查认为开展社科查新需要解决信息资源问题的为70人,占73%。由此可见,信息资源是开展社科查新亟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2.3关于需求信息

  可见,由于网络的便捷性特点,社科类网络平台已成为社科查新获取帮助的最主要途径,图书馆专门开展培训讲座也是一个重要途径;增强社科文献检索技巧的培训成为社科研究者的共识。社科研究者关注的社科类网站中中国科学院社会科学网位列第一,其比例占到了总人数的74%;而教育部社科网为41人,占43%。这些都是权威的官方社科管理类网络平台,内容丰富、更新迅速。

  从需求的社科文献信息源来看,选择学术文献数据库的人次最多,为76人;其次是百度等搜索引擎,为59人;最后是纸质资源。这些数据说明:(1)学术文献数据库是获取相关社科研究信息的最主要方式,图书馆应加强社科类学术文献数据库的建设;(2)搜索引擎已成为社科研究者查询相关的信息、资料的主要工具,其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

  2.4关于意见与建议

  调研结果显示,在意见、建议中持否定态度的为2人,持肯定态度的为13人,没有发表意见的为81人。其中比较集中的意见是:社科查新要尊重社会科学及人文艺术学科的自身规则,不能生硬套用自然科学的标准;社科类数据库内容要完整。

  3、结论

  在调研结果分析、讨论的基础上,课题组得出以下3点结论:

  3.1必须完善社科信息资源建设

  近年来,高校集团购买了大量的社科类学术文献数据库,如:国外的SSCI、EBSCOhost、Gale、ERIC、PQDD、LexisNexis、道琼斯全球资讯数据库等;国内的CNKI、重庆维普、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国研网、全国报刊引数据库、中宏数据库、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等,这为高校社科研究创造了优异的支持环境。但就开展社科查新工作来说,社科类信息资源目前仍存在着两大缺陷:一是缺乏权威的社科成果数据库。在科技查新中,科技成果数据库是主要的信息资源,比较权威的有CNKI的国家科技成果数据库、万方的中国科技成果数据库、科技部主办的国家科技成果网(NAST)等,这些数据库主要收录了国内自然科学各个学科领域的科技成果及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等。二是缺乏大型规范的著作引文库与评价信息源。社科研究成果主要以论文、著作、研究报告、工具书等形式存在。目前,我国已有一些大型社科期刊类检索工具,如CSSCI、CNKI等;对于著作来说,有“超星数字图书馆”、“书生之家电子图书”等,但检索的途径仅为书名、作者、主题词,缺乏全文检索功能,难以查全。并且,对于社科研究最重要的成果形式学术著作来说,迄今没有一个大型规范的著作引文库与评价信息源,这是社科研究的一大缺陷。为此,叶继元老师指出,检索工具或数据库的不合理的重复交叉和空白点同时存在,为了打好查新制度的基础,完善我国人文社科检索工具和数据库体系是非常必要的。

  3.2必须加强社科查新用户教育

  高校查新机构要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加强社科查新宣传力度,普及社科查新知识,培养社科研究者的查新意识,使社科研究者了解查新工作的重要意义,自觉地进行社科查新委托。根据调研结果,社科查新用户教育的主要内容为社科研究项目申报知识、社科研究信息检索技术,以及社科查新的基本知识。在用户教育中,要做到“三多”:(1)多层次,即针对不同层次的社科研究者提供不同层次的系列培训与讲座。对未参加过社科研究项目的社科研究者,侧重社科研究项目申报知识的讲授;对参加过社科研究项目的社科研究者,结合其研究需要开展以社科信息检索方法为主的培训。(2)多学科,即针对不同专业的社科研究者提供具有学科特色的专题讲座。这项工作通常由具有专业背景、了解学科需求又擅长用户教育的查新人员来承担,也可以聘请该专业知名人士来讲授。(3)多形式,即针对不同学习方式的社科研究者提供不同形式的选择方案。除面对面的授课方案,个性化的上门培训,最重要的是增强社科类信息资源网络平台,开展网上教程建设,为用户自助学习提供便利。考虑到社科研究者对搜索引擎的认同,建议查新机构在进行用户教育时,从分析免费资源的优势和弱势着手,强化图书馆社科信息资源的学术特性,促使社科用户更充分地利用图书馆资源。

  3.3必须深化社科查新方法体系研究

  当前的科学正处于后学院科学时代,这个时代的一个明显特征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个性化特征淡化,研究特点的共性因素增加,呈现出与自然科学趋同的发展倾向。科技查新与社科查新具有共通性,但在查新实践中,社科查新更多地体现了与科技查新的差异性,如查新的内容、地域范围、信息资源、年限范围、评价指标等等,尤其是评价指标,更需要查新工作者深入研究。《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强调,评价哲学社会科学要注重原创性,注重实际价值,推动理论创新,推动理论与实际结合。金武钢指出“构建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方法体系,必须以创新为起评点”。因此,必须在借鉴科技查新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大胆实践,加强社科查新方法体系的研究,探索出一套符合社科研究规律及其成果特点的、可操作性的查新方法。

  参考文献:

  [1]杨眉,刘亚茹.通过查新课题分析透视我校科研热点[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任全娥.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叶继元.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观点创新之对策[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金武钢.当前我国社会科学研究的定量分析———兼谈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的构建[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   论文部落提供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SCI期刊和EI期刊等咨询服务。
  •   论文部落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端专业的编辑团队,可帮助您指导各领域学术文章,您只需提出详细的论文写作要求和相关资料。
  •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联系方式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热门排行

     
    QQ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15380085870
    微信号咨询:
    lunwenbuluo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