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4-23 10:27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李爱平 点击次数:
摘要:小班教学是发达国家基础教育阶段普遍实行的一种较先进的教学模式。通常每班有学生10至25人。近年来,随着我过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计划生育政策的有效落实,以及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口向外转移,使得农村地区适龄入学儿童逐年减少,从客观上让“小班教学”在我国农村地区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但由于我国农村地区,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在师资配备、教学理念以及管理模式等软硬件资源配置上相对落后,让小班教学的有利条件不仅不能充分发挥其优势,反而在教学中产生诸多困扰和问题。一些地方未能及时采取合理措施,甚至因此造成教育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滑坡。本文将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就农村地区小学小班教学的一些问题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农村小学;小班教学;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2-0019-01
一、 农村小学小班教学存在的问题
1.师生比例失调,造成教师工作任务重,教学质量无法保证。学校的教职人员数量根据学生总数确定,而大多数乡村小学或教学点的现实是班级多而学生少、课时多而老师少。造成的直接后果是每位老师的课时增多了,教师的教学量加重了。通常情况下,一位教师平均至少负责三门基础课的教学工作。老师任教科目多,课时数也多,自然会疲于应付,无法保证所教科目的教学质量。
2.学生交往面狭窄,影响学生学习活动。班级人数少、规模小,学生交往对象单一、交往面窄会间接影响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性。学生同伴在思想、知识经验、情感、态度和动机等方面的正向促进作用会受到限制。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由于学生人数少,且处于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少且固定,每一个孩子的竞争动力很难激发出来,班级里的竞争氛围也难以形成。另外,生生交往的积极性不易调动,组间交流的机会缺少等也有碍于学习活动。总之,课堂上师生交往过于频繁,而生生交往机会欠缺,不利于形成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人际关系和教学氛围,学生的主体意识得不到强化,最终影响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3. 教学资源不足,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农村小学或教学点的班级人数少、学校规模小的状况影响教学资源的综合利用。多媒体设施、试验器材、音体美教师及乐器、图书资源等教育资源在农村小学配备不足。比如在大多数农村小学或教学点音体美教师都是由非专业的其他科目老师兼任。这中状况很不利于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4. 班级活动难以开展,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农村小学或教学点的小班普遍人数偏少,班级人数在2至6人的现象也属常见。每逢学校举行以班级体为单位的活动时,班级人气不足就显的有些尴尬。比如在队列队形比赛时,几个孩子还不够站两排;再如劳动课上,由于人手少,劳动任务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等等。班级人数少的现实在让班级体活动难以开展同时,也影响孩子们的集体纪律观念的形成,更不利于集体荣誉感的培养。
二、解决小班教学中存在问题的策略
1. 以生为本,尽量改善学校分布结构,优化班级构成。农村小班教学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近十年来农村适龄入学儿童减少。而农村人口分布分散,这就造成了学校布局难的问题。每村一校,学生太少,况且师资配备也跟不上;乡镇中心办校,又产生儿童住校食宿、交通安全及心理健康等问题。所以,面对新情况、新难题,我们必须在一切为了孩子的前提下,想办法、谋对策,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努力解决好孩子的上学问题。既要思想上重视,更要政策上落实。既要考虑办学经费的利用效率,更要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和长远发展着想;既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学校,更要科学协调、优化班级结构。
2. 教师要因“小”施教。班级规模小了,教师绝不能因学生少而“妄自菲薄”,怠慢工作;而要主动学习最新理论,结合小班教学实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探究出适合新时期农村小班教学的有效方法,力求把小班教学工作做到“小而精”。一方面,教师要最大限度地使课堂教学走向开放,在教学中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班级中自主活动,合作学习,发挥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从而形成活泼向上的班级气氛。另一方面教师在面向全体的同时,抛弃一些大班上课的传统方法,采用个别教学的策略,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尊重、激励学生,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健康全面发展。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