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2-02 13:37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甄子会 点击次数:
1.5体育教学评价内容与标准过于单一
受学校体育传统教育思想观念的影响,认为体育追求的是跑得快、跳得高、跳得远,忽视了体育的健康性和社会效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对大学生的学习评价着重强调科学性、量化的客观性和绝对的公平性,忽略了大学生之间由于遗传因素、后天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个体差异;忽视了学习过程努力程度的评价。体育成绩的评定只注重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考核,竞技成分过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而且评价的内容标准不科学。这样的评价方式扼杀了不少大学生参与体育课的热情,对体育教学发展的负面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2.影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因素
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教学评价、社会、文化、人际关系、教学资源、现代手段等因素都在影响着教学[3]。对这些因素能起协调作用的,就数体育教学管理工作了。体育教学管理工作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优劣。体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内容有:人(教师、学生)物(场地、设施、器材)财(经费)资料(教学文件、图书等)时间(教学进度、课程表、考试等)等,内容中如有一项关系失调,都会影响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例如:高校体育教师普遍感觉到体育教学计划中的授课内容与授课学时之间的矛盾突出,教师要在规定的学时内教授完规定的项目内容,还要保证教学质量。但现实往往事与愿违,因为每个教学班人数多,体育基础参差不齐,教师的讲解、示范以及纠正动作自然就要花费大量时间,学生真正亲身练习的机会就非常少,加上体育课时有限,教学质量就难以保证。可见,体育教学管理的水平是影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首要因素。此外,从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以看到:教学指导思想的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体育教学考核与评价体系;体育教师的素质;教学环境等都是影响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因素。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出相应的对策,才能更好促进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
3.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策略
3.1提高学校体育教学管理水平
"管理是对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和调控,以实现预期目标的过程。它是当代人类社会中最常见、最普遍又是最重要的活动之一。管理工作的科学化、现代化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体育教学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管理工作,工作范围包括协调同学校和其他教学管理部门的工作关系,及时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保障,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使他们对教学工作充满热情,花更多的心思去研究教学。体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内容包括: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质量管理、教学秩序管理、教学档案管理等。由此可以看到,体育教学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动态系统,它应根据反馈原理不断获取各个方面的信息反馈,及时调整各个方面的关系,使整个系统正常地运转,以提高人力、物力、财力以及场地、器材等的利用率和效能。高校扩招后,学生人数急剧增大。体育教学管理工作就应针对体育人数多,器械、场地少,练习机会少的现状,安排好教育的内容和时间,确保学生的运动量。如:将封闭式教学转化为开放式教学,为学生提供开放更多的教学空间和教学时间,改变教师包办一切的教育形式,给学生更大的自由度,用主动式取代"命令式"的管教法,使学生由"依赖型"变为'自主型"。还可以组织、建立校内各种体育项目的俱乐部及兴趣小组或活动团体举办一些丰富多彩的健身竞赛活动,营造良好的体育学习、活动氛围,促进体育教学的发展。
3.2确立正确的体育教育观
体育教学观念是体育的社会存在的必然产物,是体育现象的客观现实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抛弃传统的、旧的教学观念,建立新的观念是促进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首要前提。社会的高速发展赋予21世纪高校体育教育观念新的内涵,就是在社会健康观和社会体育观的思想上形成新的体育教育观。现代科学技术文化的发展,提高了社会条件在人的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人们对"健康"的认识有了根本性的变化。从传统的"生物健康"观到'生物一心理一社会"三维健康观的演变.把人的生物学特征与社会特征相结合。体育教育观也应从"生物、体能'的教育观转为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健康教育观。传统教学以技能教学为目标,忽视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及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已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要求。因此,高校体育教学应该把以前以追求体质的发展,转变为"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教学,教学应以人为本,以所有学习对象个体为出发点,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一个以知识技能为主体的教学和一个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主体的教学。高校体育教学还应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习惯为主线,以培养和塑造学生的健康素质为主导,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和体育能力的培养。将传授健身知识、技能与科学锻炼身体的原则、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树立终生健身的体育观。即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会知识、技术、技能,还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不仅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还要教会学生如何生存。这样的高校体育教学才能立足现实,着眼未来,使学生不光在大学学习期间,在进入社会后同样具有健身意识,养成健身习惯,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自觉、独立自主地坚持身体锻炼。这样不但可减少因疾病造成的社会负担和对工作、生活的影响,还可以使自己受益终身,享有高质量的生活。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