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2-02 13:37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甄子会 点击次数:
有上述可见,只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高校体育教学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符合社会发展得到要求,从而促进自身的发展。
3.3重视体育课程的更新与教学模式的创新
3.3.1高校体育课程的建设和教材体系的构建要符合终身体育理念
体育课作为高校大学生的必修基础课程,其目的是使学生有强健的体魄,能更好的学习,并形成终身体育观,将来做到身体好,工作好。可见,培养大学生的体育兴趣,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应是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任何课程包括高校体育都是以教材为中介,所以,改革体育课程体系首先要改革教材,避免教材的老化、重复,教材要适合时代要求,同时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适应终身体育的需要。目前我国教育部已建立了由国家、地方、学校三级构成的分级课程管理体制,加强了地方和学校在课程管理中的作用,使学校有了一定的课程裁量权。回归生活是体育课程改革的必由之路,以竞技化为主的体育教学大纲、教材内容已不能适应新时代的教学需要。新的教材体系的建立,应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从人的全面发展出发,以强身育人为目标,在追求教堂内容的科学性、实用性、娱乐性、健身性、文化性的同时,应立足系统设计、科学选择和整体推进;在追求普遍意义的基础上,推崇教材建设中的不同特色,将终身体育思想贯穿于整个体育教育之中。因此,大学体育应该加强非竞技运动项目,个人运动项目:毕业后易于坚持锻炼的运动项目(即不受年龄,运动负荷限制的运动项目)特别是适宜职业需要的体能项目,使学生掌握一两项形成专长的健身手段,内容突出健身性,娱乐性,终身性。让"体育是一种习惯,不是仪式,体育在体育课中,更在生活中"[5]。如开设设健身、健美、形体健美操、街舞、交际舞、太极拳、游泳、女子防身术和球类等学生喜欢的内容。而对于一些一时无法普及的运动,如高尔夫球、保龄球、攀岩等,则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介绍给大学生,以丰富他们的视野;对于一些益心增智的项目,如围棋、中国象棋等项目,也可利用下雨、刮风天不能上室外课的时间或课余时间进行。而因为传统的竞技项目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有一定的要求,如篮球、田径、体操,这些项目可以作为选修内容,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教学。
总之,高校体育教学教材的选择,既要考虑高素质人才知识的需要,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又要考虑学生将来的职业特点和生活的需要,以在社会生活中体育健身的可操作性作为出发点,确立以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培养终身体育锻炼能力为高校体育的根本目的。高校体育应对现有课程设置和教材体系进行调整,要扩大选修课的比例,延长体育课程年限,删除陈旧的内容,科学地设置和选择符合学生身体需要的健身课程、教材内容、形式及相应的教学体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挖掘潜能,突出对学生终身受用的健身知识、技能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环境变换的条件下,学生依然能够进行健身锻炼。
3.3.2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选择要创新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那种传习式教学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体育的多种要求。体育教学应根据教学目标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目前在我国的普通高校中,有三种典型的体育教学模式: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也叫基础课教学模式)专项选项体育教学模式、俱乐部体育教学模式,不论何种教学模式都是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因为体育教学是一个多目标、多功能十分复杂的体系。任何一种教学模式的作用都不是万能的也不是永恒不变的,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可综合各种教学模式的优缺点,结合普通高校的特性,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将三种典型的体育教学模式有机组合结合使用。比如对于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可以把他们纳入到高校体育俱乐部和各个体育协会当中,适当增加教学难度和对器械要求较高的项目,使他们的体育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现。这部分学生一方面可继续提高专项竞技水平,代表学校参加各种比赛;另一方面,通过学习专项教学方法和组织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提高自身能九担任专项俱乐部不同水平锻炼课程的指导员。另外,除使用单项分类的教学形式以外,仍应保留综合类的体育教学形式,以满足部分无专项爱好学生的锻炼需要。如对于身体素质一般的学生,可把调动他们的兴趣作为首要任务,根据具体兴趣简化一些竞技体育项目或引进一些传统体育项目,如健身跑、太极拳、羽毛球等,采取选修制或兴趣班制的教学模式。
3.4考核评价方式的构建要起到激发体育兴趣的作用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