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2-26 09:48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周维娜 点击次数: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学校及教师应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创造条件,建设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愿望的选修课。”可见,开设选修课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为自由和广阔的空间,对学生适应新形势,满足个性发展都是有益的。但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仍然难以认清选修课程的性质和价值,有的依旧按照必修课的方法和模式授课,使得教学效率低下,教学进度缓慢;有的则将大量的高考试题引入授课内容中,将选修课上成了高考复习课;还有的把选修课上成了类似高校的专题讲座课,令学生望而生畏。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采用了专题探究式教学模式,既符合选修课的开设要求,又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专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包括三个环节,下面以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之部”的教学为例来加以说明。
一、筛选整合,重组专题
新课改要求教师要由“教教材”向“用教材”转变,这一点在选修课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是人教版的一个选修模块,该模块分“诗歌之部”和“散文之部”两部分。该教材选取了古代大家名篇,篇目繁多,内容难度大,教学任务重。如果像必修课那样一篇篇地去学习,不仅难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而且也不符合新课改要求。因此,采用专题教学的方式,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该教材的诗歌部分,包括25位诗人的30首诗,分别编放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和“因声求气,吟咏诗韵”三个单元。这样的编排虽然有其好处,但因同类题材的作品被分散化、支离化,使学生无法通过专题学习来提升对同类诗歌的鉴赏能力,因此我把教材原有诗歌按照题材不同重新构建专题,分别归类为:诗意栖居(山水田园诗)、大漠边关(边塞诗)、怅望千秋(咏史怀古诗)、命运咏叹(咏怀感伤诗)、相思成歌(思乡离别诗)等五个专题。而将原有的“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等三个单元主题作为鉴赏诗歌的三种方法贯穿于教学的始终。这样既能使学生对古代诗歌题材有系统的认识,又能逐步渗透鉴赏诗歌的方法进而提升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既能高效地完成选修课的教学任务,同时又兼顾到了高考。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因此,选修课的教学必须提倡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合作探究。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合理而高效的前提则是教师必须选择一些能够使学生产生疑问、引发思考且具备探究必要性的内容。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研讨、深入探究搭建好平台。在《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之部”教学中这一平台的搭建主要是通过设置合理的探究问题来实现的。例如在学习诗意栖居(山水田园诗)这一专题时我设置了这样两个题目供学生探究。
1.作为山水田园诗离不开写景,请任选一首诗,仔细品读其中写景的句子,分析景物描写与诗人情感的关系。
2.同为山水田园诗,但他们的诗歌创作在主题、意境、风格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区别。请结合本专题诗歌加以分析,写一篇小论文。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