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8-06 09:13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许东梅 点击次数:
第二步是分类推送班级信息。第一类是班主任定期发布学校及班级重大事件、决策规定等(呈现评价标准),做到学期整体目标与阶段评价目标相结合,可细化到周或日。第二类是班主任或科任老师推送的每日随手拍,呈现学生在校学习活动的精彩瞬间,便于家长及时把握班级总体动态,了解学生在校精彩表现(充实评价资料)。第三类是班主任定期选取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敏感话题、不同性质的典型事例,组织家长开展讨论(评价标准的理解应用),引导正向激励评价。
第三步则是通过以上参与评价过程,细化家长类型,最终实现精准推送资源、分类指导评价的目的。
作为微信的大众用户,教师和家长都会通过朋友圈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作为教师,其朋友圈既是作为自然人的情感表达空间,同时因其众多家长好友的可视权限,使其必然要承担起育人的职业责任。在具体应用中,教师在朋友圈发布的与“小综评”相关的内容包括:学生在校某一良好行为习惯显现的例证,如俯身拾起垃圾、课余收拾班务、学生互帮互助等充满正向引领作用的画面,以及具有价值引领作用的教育故事等。较之班级公众号,教师在朋友圈发布图片、视频或文章时则往往会配上简短的文字,表述自己的观点,这实质上是教师评价用语的案例式、片段化。例如,茹娜老师发布的《一位怨妇妈妈的蜕变经历》分享引导语是“妈妈的天空是孩子生命雨的颜色”。通过家长浏览教师貌似个人观点的表述,引导家长关注并学会正确评价学生。
在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中,网络平台虽有着其不可替代的优势,但我们也不能完全依赖网络。在研究应用网络特性为“小综评”服务的同时,也须警惕其负面影响。如公共平台中家长语言的非理性化、去个性化、去抑制性特征对学生评价的影响;把握平台资料的公开性与隐私性权限,减少对学生的不必要伤害。要做到线上线下多种途径综合实施,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对学生客观真实全面的评价,从而达到引领学生成长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晓.班级博客(Blog)平台的创建与应用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
[2]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试行)》的通知[EB/OL].(2014-05-15)[2016-06-12].http://www.bjedu.gov.cn/xxgk/zxxxgk/201602/t20160224_7328.html.
[3]汪梦竹.网络社交新媒体的狂欢[J].媒体时代,2013(10):23-25.
[4]陈玉琨.教育评价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7.
[5]党昊祺.从传播学角度解构微信的信息传播模式[J].东南传播,2012(7):77-72.
[6]王勇,李怀苍.国内微信的本体功能及其应用研究综述[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14(4).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