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反思与重建(下) (4)
时间:2016-01-11 14:14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刘大先 点击次数:
少数民族文学同汉语/主流文学乃至世界上其他民族的文学,发展毕竟是不平衡的,没有统一的标准,他们之间的关系最终就是要形成这样一种主体间性的关系。强调主体间性就是强调少数民族文学不是某种抽象/中国文学”的次生单位或者低一个层次的东西,它和主流汉族文学都是平等的主体,独白的时代已经结束,现在是众声喧哗的时代,少数民族文学及其批评也要发出同样响亮的声音。
参考文献:
1.当然,/少数民族文学的特质”本身是个抽象的、莫可名状的本质主义概念,带有化约色彩的话语霸权性质。因为少数民族文学并不是天然生成的,而是历史地建构的。姚新勇在一篇文章中梳理了少数民族文学从/社会主义性”到/民族性”演变的话语轨迹,并分析了此种演变的感性性、非反思性、过渡性给少数民族文学研究造成的制约,眼光是很敏锐的,见《追求的轨迹与困惑一/少数民族文学性”建构的反思》,《民族文学研究》2004年第1期,第15-24页。
2.这实际上是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主体性的现代建构未完成的状态,罗义华《文化的乖离与重构--全球化语境中的民族文学创作主体性批判》(载《民族文学研究》2004年第3期),认为创作主体性的建构应该考量民族身份、中国立场、世界视野、现代品格四个因素,可备一说。关纪新曾将作家与本民族传统文化、与本民族民间文学的关系归纳为/本源派生一文化自律”、借腹怀胎一认祖归宗”、游离本源一文化他附”三种不同类型,应该在辨明各自的类型相应地进行有针对性的批评。见关纪新、朝戈金:《多重选择的世界--当代少数民族作家文学的理论描述》(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第66-68页。
3.关纪新在罗列了十几种不同民族文学的比较尺度之后得出这一结论,见关纪新、朝戈金:《多重选择的世界--当代少数民族作家文学的理论描述》(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第158-161页。
4.罗庆春:《转型中的构型--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批评当代转向》,《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8月。
5.雷内?韦勒克:《批评的概念》,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年,第4页。
6.关纪新对于老舍满族身份的发现及这种身份与文学的互动关系的解析是个成功的案例。参见《老舍评传》,重庆出版社,2003年。
7.[英]以赛亚?伯林:《俄国思想家》,译林出版社,2003年,第154-158页。
8.朱立元主编《现代西方美学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第5-34页。
9.周宪:《二十世纪西方美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3-21页。
10.桑塔格:《反对阐释》,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第8页。
11.同上,第15页。
12.[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0页、11页。厄内斯特?盖尔纳的观点参见《民族与民族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13.参见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年)等书所体现出来的对于民族和民族文学起源的清醒的认识和冷静的剖析。
14.TerryEagleton:LiteraryTheory:AnIntrodue-tiori,Oxford:BasilBlackwell,1983.参见该书中译本
15.《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17-18页;或《当代西方文学理论》,王逢振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33-34页。
16.李晓峰在《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与批评现状的思考》中对于少数民族文学的误读及误读的消除有较详细的论述,兹不详述。参见《民族文学研究》2003年第1期,第68-74页。
17.ThomasKuhn:TheStructureandRevolutions,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62.参见中译本《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9一31页。
18.米歇尔?福柯:《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第10-11页,同时参见/译者引语”中的解释,第4页。
19.RaymondWilliams:MarxismandLiterature,OxfordUniversityPress,1977,pp121-127。
20.阿来《文学表达的民间资源》,见《民族文学研究》,2000年第3期。
21.见鲁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二、三章。
22.见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译林出版社,1999年,第3-39页。《地方性知识》,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第70-92页。
23.相映成趣的是,直到1999年,后殖民理论的重要原著才陆续翻译成汉语。1999年1月张京媛主编的《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4月,罗钢、刘象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5月,萨义德《东方学》(通译为《东方主义》,王宇根译,北京三联书店)出版。2002年4月,赛义德《知识分子论》(单德兴译,北京三联书店)出版。之前,除了极少数几篇论文夕卜,没有一本重要著作译出。其间,虽有徐贲的《走向后现代与后殖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和王宁等主编的《全球化与后殖民批评》(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这样的学术著作加以介绍评论,但是更广泛的大众对赛义德理论的理解和运用还是不免流于一知半解、囫囵吞枣,从而简单化、误读和人云亦云。
24.王一川、张法、张荣翼、陶东风、孙津:《边缘?中心?东方?西方》,见《读书》,1994(1),第150页。
25.萨义德:《东方学》,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第425-426。
26.参见王宁《解构、女权主义和后殖民批评一斯皮瓦克的学术思想探幽》(载《北京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叙述、文化定位和身份认同一霍米巴巴的后殖民批评理论》(载《外国文学》2002年第6期)等文章,王宁的文章属于介绍性的,对于许多术语没有详加论列,不可不察。
27.国内对于这一理论介绍还比较少,就我所见,仅王晓路等寥寥几人介绍过,主要有王晓路的文章《盖茨的文学考古学与批评理论的建构》(载《国外文学》,1995年第1期),《差异的表述一人美学与贝克的批评理论》(载《国外文学》,2000年第2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