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鉴别 论文检测 免费论文 特惠期刊 学术答疑 发表流程

经典的解构与重建中国当代的“文学经典”问题   (4)

时间:2016-01-14 13:33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洪子诚 点击次数:

  15.江青等主持制定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1966)中,提出对苏联十月革命以后出现的“比较优秀”的“革命文艺作品”不能“盲目崇拜”认为萧洛霍夫是“修正主义文艺鼻祖”要开展对《静静的顿河》、《一个人的遭遇》的批判。后来,报刊也发表了批判文章。
  16.胡风:《论民族形式问题>,《胡风评论繼>(中),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234页。
  17.参见胡风《关于解放以来的文艺实践情况的报告》、秦兆阳《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周勃《社会主义时代的现实主义》等文。
  18.参见周扬《建设马克思主义的美学》(958年11月22日在北京大学的讲课稿)、《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961年6月16日)
  19.上海革命大批判写作小组:《鼓吹资产阶级文艺就是复辟资本主义一驳周扬吹捧资产阶级“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批判现实主义”的反动理论》,《红旗》1970年第4期。
  20.列宁的两种文化的论述,毛泽东有关以对待人民的态度来判断古代文化的进步、落后或反动的标准,显然不能用来支持王维、陶渊明、李煜、李清照诗的经典地位。
  21.在国外的汉学家中,也存在这样的评价的分歧。如夏志清在他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对《彷徨》有较高评价,而捷克学者普实克则认为,比起《呐喊》来,《彷徨》的“战斗性和艺术独创性都稍显逊色反映出某种衰退'《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论文繼>,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211-245页。
  22.但据韩国学者白乐晴指出,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韩国《复活》也被文学界认为是托尔斯泰最重要的作品。他认为,这表现了“第三世界国家”在对待西方经典上的“自主姿态'见《全球化时代下的文学与人:分裂体制下的韩国视角》,中国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440页。
  23.1960年,在北京纪念托尔斯泰逝世50周年大会上,茅盾所做报告的题目是:《激烈的抗议者,愤怒的揭发者,伟大的批判者》,《文艺报》I960年第21期。
  24.参见罗大冈《艾吕雅诗抄°译者序》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年。
  25.参见茅盾《夜读偶记》,《文艺报》1958年连载,百花文艺出版社1959年单行本。
  26.徐迟对1957年穆旦诗作流露的“现代派”痕迹提出批评;冯至对他的《十四行集》作了自我批判;袁可嘉、王佐良在60年代初发表了揭露、批判艾略特等的文章。
  28.50-70年代以“内部发行”方式出版的书刊,种类繁多。涉及中外文学、政治、哲学、经济学等领域。在文学方面,除一部分古典作品(如《金瓶梅》、《十日谈》、足本的“三言二拍”)之外,主要是现代西方、俄苏作家作品。如茨维塔耶娃、爱伦堡、西蒙诺夫、叶甫图申科、阿克肖诺夫的诗、小说、散文,以及《恶心》、《等待戈多》、《在路上》、《麦田里的守望者》等作品。
  29.文革中的“地下诗歌”的作者和“新时期”最早进行文学革新的思潮,都从五六十年代的“内部出版物”中受益。
  30.这是当代为新的经典辩护并减轻文学遗产对新文艺巨大压力的通常方法。周扬的《文艺战线的一场大辩论》、茅盾的《夜读偶记》、姚文元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是无产阶级时代的新文学》以及《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等,都从题材、人物、历史信心、乐观精神等方面,指出“社会主义文学”“无产阶级文学”是过去的文学无法比拟的。同时又“防御”性地指出,无产阶级文学诞生时间还很短怎么能拿衡量几百年、几千年中所产生的东西的尺度来要求几十年中所产生的东西呢?’“社会主义文学一定能够不但在思想上而且在艺术结晶化的程度上很快地赶上并超过过去任何时代的文学。(周扬:《文艺战线上的一场大辩论》)
 

相关内容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

 
QQ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15380085870
微信号咨询:
lunwenbuluo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