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08-23 09:12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韩红建 点击次数:
目前,我国的大学英语教材编写已历四代,并取得了巨大进步。然而,以《新视野大学英语》《大学体验英语》《新时代交互英语》《大学英语》(全新版)为代表的国内第四代立体化大学英语教材一般都由重点院校的专家、教授编写,从一个侧面说明这些教材更适用于重点院校的学生。发表论文[1]此外,这些教材都属统编教材,是以同一个教学大纲或教学要求为编写教材的指导性文件,同一个难度,满足同一个要求,即帮助学生通过四、六级考试。结果出现了国内一流大学学生和高职高专学生使用同一教材的不正常情况。[2]
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其人才培养目标,学生英语水平,学习动机和策略与二批本科以上的高校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在目前全国本科高校面对同一个《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四、六级考试为驱动的大学英语教学环境下,实现“一纲多本”,编写贴近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符合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需求的新教材势在必行。
一、需求分析理论与大学英语教材编写
外语教学中的需求分析(needs analysis)即了解学生对语言学习的需要,并根据轻重缓急的程度安排学习需求的过程,而现代语言课程和教材的应全面分析与课程和教材有关的各方面的需求。[3]也就是说,英语课程和教材的需求分析可包括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的目标需求、社会需求、学校需求、教师需求和学生需求等各方面。
目前,据教育部的数据,全国共有独立学院322所,在校学生约214.8万人(截至2010年3月)。随着独立学院内涵式发展的深入,开发和编写符合独立学院需求的大学英语教材,必然成为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满足教学活动中所涉及的各类需求是教材的灵魂之所在,因此,需求分析理论为教材编写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论指导。
二、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材编写理念
1. 基于目标需求的“实用性+技能型+行业性”编写理念
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和措施,大学英语教材应根据教学大纲中的教学目标进行编写。独立学院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而应用型人才则是指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岗位,直接从事解决实际问题,维持工作正常运行的高级技术型人才。[4]因此,编写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材,首先应分析基于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大学英语教学需求。
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提出,“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5]该目标表明大学英语课主要培养学生在未来工作和社会交往环境中的英语交际能力,因此大学英语课程很大程度上属语言技能课。若将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和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进行交叉对接,可以得出结论,作为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独立学院,其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在未来的职场环境中使用英语的能力,培养以英语作为交际工具的应用型人才。教材的编写须以体现和实现教学目标为首要原则,因此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材的编写就要突出实用性、技能型和行业性的编写理念。
(1)实用性。实用性的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材编写理念主要体现在如下两方面:①课文选材的实用性。语言素材的选取要以贴近学生实际需求,体现实用性为主,兼顾趣味性。围绕课文主题的选择,面向学生开展需求和兴趣点调查是确保选材贴近学生实际需求的重要举措。如关于大学生活、校园恋爱、出国留学、考研、食品安全、全球气候变暖、求职、专业学科背景、职场环境等内容的主题也许是大多数学生关注并贴近社会焦点的话题。另外,读写课程内容的编写中,可加入实用写作的内容,满足学生未来工作和学习的需要。因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语言的实用性比语言的欣赏更有价值。②语言材料的真实性。Tomlinson认为教材要把学生置于语言的真实环境中,语言材料须真实。[6]当前的大学英语教材基本属于考试型教材,即主要围绕四、六级考试大纲编写。课文的语言内容严格参照考试大纲,进行了替换、改写甚至删减,这必然导致语言材料真实性的丧失,其实用性自然不复存在。
(2)技能型。英语是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未来工作和社会交往中的交流工具,因此大学英语课程很大程度上应定位为语言技能课,而非语言知识课。从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来看,教材的编写应强化产出性技能,即口语和书面交流能力的培养。因此新教材的编写既要注重读和听的语言输入,更应加强说和写的输出训练。新教材应设计更多口语和写作训练的项目和任务,任务要突出实用性,体现真实的语用环境。如教材中口语任务的设计应建立在内容和主题实用、真实的基础上,训练形式可包括真实语用环境对话、职场对话、模拟求职面试、考研面试、主题报告和主题辩论等。在读写课程中,每个单元可设计包括英文请假条、便条、邀请函、求职简历和各种商务函件或职场报告的写作任务。
(3)行业性。赵庆红等对2283名大学生调查发现,45.2%的学生倾向选择普通英语与专业内容结合的教材;32.4%的学生认为英语课程应结合专业内容进行教学,[7]然而,蔡基刚认为对于目的仍是打基础的英语水平较差或一般的大学生,还是应开发传统的结构主义教材。[8]即以语言能力训练为主,而非专业英语或行业英语。结合独立学院学生普遍英语基础薄弱的现状,大学英语教材编写的行业性理念并非指编写专业英语,而是指基础阶段(一、二学年)的教材按照实用性和技能性的理念编写,其后续课程(选修,三、四学年)教材的编写主要以体现专业知识和职场环境的行业英语教材为主。从而使大学英语教学满足不同专业学生职业发展和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使大学英语教学和行业英语教学相结合,将学生的语言技能训练引入真实的行业或职场环境。
2. 基于学生需求的“知识性+模块化”编写理念
教材的基本功能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学习者的需求,包括学习者的学习目的和期望、认知水平、语言技能存在的不足、需要达到的水平等。[9]独立学院的学生属第三批次录取的本科生,其入学英语平均成绩在及格线上下。以笔者所在的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的2011级学生高考英语成绩为例,学院当年在三本批次招生2835人,高考英语满分150分,90分(及格)以上学生占59.2%,100分以上仅为33.72%。
可见学生入学时的英语基础还相当薄弱。Widdowson认为语言知识主要指语法、语音、词汇等。[10]因此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材的编写有必要将语言基础知识按照语法、语音、词汇知识等模块进行系统梳理,分单元、有梯度地编排在读写或听说教程中,以帮助学生弥补所欠缺的语言基础知识。另外,也可在大学英语教材体系中以语法、语音、词汇为模块开发编写单项教程,丰富教材体系,辅助大学英语教学。
3. 基于社会需求的“应试性+交际性”编写理念
从胡学文调查社会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英语需求结果来看,62.1%的被调查者认为大学毕业生应有大学英语四级证书,43.6%的被调查者认为应有六级证书,71.2%被调查者认为说的能力最重要,54.8%的用人单位认为听的能力最重要。[11]因此,若社会需求传导至外语学习者,即转化为学习者需求。刘燕芹对淮海工学院东港学院(独立学院)2008、2009级共879位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进行了大学英语学习需求调查,结果发现学生学习英语最强烈的两项需求分别为:“满足级别考试的需要(73.92%)”和“满足就业需要(62.92%)”。[2]
然而,满足学习者的实际需求是教材编写的使命和灵魂之所在。从用人单位对英语证书和求职者听说能力的双重要求来看,教材编写既要兼顾教材的“应试性”,更要强化其“交际性”,尤其在听说教材中要加大语用环境和任务的创设,加大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力度。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