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2-17 10:51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张燕 点击次数:
第三,发展各区域高职院校。据相关研究显示,高等教育和经济发展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基本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点。第一,技术密集型产业在逐渐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过程中,需要加强高职院校的建设和发展,使职业技术在逐渐提高的同时,加大技术的培训力度。第二,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中,要促进众多高层次研究性人员的培养。在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也可以遵循此规律。以上两点规律可以说明,高等院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可以很好地为经济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服务,从而直接促进社会的经济发展。高职院校与综合性大学不同的是,高职院校是由地级市政府或相关的区级政府举办的,因而它所属的是省市级教育部门。高职院校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区域性的经济社会发展。高职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遵循“在适当地开展普通性大专教育的同时,加强高职教育的发展”的教学理念,通过立体通道的构建,在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间建立科学的联系渠道,从而拓展高职教育的发展空间、延伸高职教育的发展范围。
第四,加强构建社区大学。社区大学可以被列为非正式学历教育中的一类,但是却是终身教育体系中一个关键环节。构建社区大学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社会劳动者的整体性素质。因此,社区大学的状态应该是一种自由性和开放性的,通过对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充分利用,然后以终身教育体系为主要的建设方向,促使范围广、空间大以及协作式团队的企业人员体系的建立,并不断加强对企业人员的培训,从而为社会各类人员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良好学习环境。
此外,在高校的多层次体系中,政府的宏观调控功能应该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加强各层次高校之间的合作、交流以及共同发展。受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高等教育体制被分割成了几个部分,而导致了众多单一的学科学院,其中每个学科的涉及面以及涵括范围都十分之债,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创新型、全面型人才的培养。再加上,高校的建设规模很小,学科也稍显单一化,因此很难形成专业的、综合的学术氛围,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新型学科的形成和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发展具有很强的学科交融性以及综合性,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工程中,学科的交融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创新与创新型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依靠于高等教育的创新性宏观管理体制,如果没有管理体制的创新,那人才培养的相关措施都无法得到有效的实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创新,不仅可以有效地打破人才培养的相关体制障碍,还能为人才的培养提供一个适宜的制度环境,从而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本文从高等教育中宏观管理体制创新出发,通过对管理体制与人才培养的深入分析,得出了可以从加强政府职能的转变以及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这两方面加强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的创新。
参考文献:
[1]罗海丰,陈泽龙.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的创新选择[J].教育与职业,2009(12)
[2]宋尚桂,略论高等教育宏观管理改革的基本路径[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
[3]陈泽龙.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创新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8(16)
[4]宋尚桂.略论高等教育宏观管理改革的基本路径[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
[5]刘新才.吉林省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的历程及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12(11)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