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生活实践,构建“大数学”课堂
时间:2013-09-05 14:06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庄五波 点击次数: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重视培养学生将生活实践和已有知识相结合,理解和学习数学的能力。”新教材在编排上也切实落实了这一要求,无论是例题设计还是作业安排都涉及生活中的数学,非常贴近学生的现实。但在教学中笔者发现,有些教师常常会忽视生活和数学的关系问题,使得学生将学习和生活割裂开来,认为知识就是成绩,生活就是生活,学生被固定在看似有趣的“数学世界”里,而对人们息息相关的生活世界视而不见,久而久之,就会觉得数学十分枯燥。如何向学生渗透“数学服务生活”的理念呢?在多年工作中,笔者认为,只有将生活实践牢牢建立在“大数学课堂”的思维模式上,用生活现实融合数学课堂,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提供学生生活模板,激发探索数学的热情
在生活中我们有一个经验,当发现和自己相关的一些信息时,就会对其产生熟悉感,从而愿意去研究和接纳。这也是一个心理学规律所在。换言之,当小学生的学习内容与自己的生活情境非常贴近,他们乐于学习的程度就会很高。为此,教师就要多从生活现实的模板入手,善于捕捉数学内容中让学生感悟到数学问题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到身边的数学。笔者在课堂中,常常会提供学生熟悉的生活模板,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例如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为了创设情境,我通过课件制作,提供在商店购物的情境。首先用进入商店购物作为引入环节,学生立刻情绪高涨,兴致盎然。画面首先显示有皮球24个,再过几分钟,显示15个。我引导学生根据画面编写应用题。有学生写出:“货架上有24个皮球,卖出了15个,还剩多少个?”然后根据画面,把一部分的红色皮球变成黄色皮球,再要求学生编成另外一道应用题,有学生编出:“超市货架有6个黄色球,还有23个红色球,卖出21个球,还剩下多少个?”
做完例题后我继续利用生活情景来强化新知:大家看到商店里除了皮球外还有许多文具供大家购买,你还能编出什么样的应用题?学生非常活跃,编写出卖书包或者文具盒等的应用题。通过提供现实生活模板,能让学生对抽象的应用题逐步产生熟悉感,从而增加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和现实性,使学生乐于学习。
二、联系学生生活习惯,开发数学思考潜力
在数学学习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主体因素,往往会被教师忽略。这个因素就是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习惯。有的学生能够从生活经验入手,将数学问题和现实生活经验结合,最终找到解决办法,但有的学生却疏于这点。作为教师就要注重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强化学生的数学意识,开发学生从已有经验出发,在生活实践中进行数学思考的能力。
比如上下车问题,这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一个生活经验,从这个经验中挖掘数学问题,就有可能找到引导学生思考的突破口。为此我特意设计了乘车问题:“车上原有20人,到站后有10人下车,又上来5人,这时车上还有多少人?”这个问题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生活习惯思维,能够很快找到解答方法,就是先算出到站后剩下的人,再加上又上来的人,得出现在车上实有的人数。
又如,我在“小鬼当家”环节,设计了问题:“帮妈妈购买以下几种物品:1.大包装牛奶5元500克,小包装牛奶5元4杯(125克/杯);2.一块装舒肤佳香皂3.80元,三块装9元;3.2支装牙刷3元,3支装3.80元。请问你怎么买?请说出理由。”
学生经过思考得出结论:牛奶价钱一样,但包装不同,买大的话需要家里人多才行;人少的话,买小的比较划算。三块装的舒肤佳是9元,那么其中一块是3元,又因为3.80元>3.00元,因此买三块装的会更便宜实惠。牙刷3元2支,1支就是1.5元,买同样的3支只要4.5元,而3支装的要3.8元,说明3支装的牙刷便宜,但质量也许就不如2支装的。
通过生活习惯的引导,让学生从自己的经验出发,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且能够进行积极的思考和比较,这就是在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教学设计时,我除了引用生活常识,还要从习题中挖掘学生的兴趣所在,寻找生活中解题的依托,使其能借助生活经验思考数学问题。
三、从学生的现实问题入手,培养分析和解决能力
- 论文部落提供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SCI期刊和EI期刊等咨询服务。
- 论文部落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端专业的编辑团队,可帮助您指导各领域学术文章,您只需提出详细的论文写作要求和相关资料。
-
- 论文投稿客服QQ:
2863358778、
2316118108
-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