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2-02 11:45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黄冬娅 点击次数:
如同研究者批评社会中心论的研究是对政治的"社会化约"一样,抗争政治研究中国家中心的视角也存在诸多需要慎重对待之处,包括可能忽视国家与社会的互动,以及对于国家权力和能力过于傲慢的高估等(Migdal,2001)。此外,国家中心研究本身所隐含的方法论上的结构主义倾向,在一定程度上难以将"选择"、"偶然"和"例外"纳入进来,也忽视了"认知'、"情感"和"意识形态"的角色(赵鼎新,2006),这也使得它难以解释相同或者相似的结构下社会抗争不同的特性和演变轨迹。
在这些批判和反思的基础之上,研究者已经在试图对政治机会结构视角和国家中心视角进行修正和完善。比如,为了平衡''结构"与"文化框架",麦克亚当进一步修正了政治机会结构的分析框架,他认为,并非国家"客观"的制度结构影响了社会抗争,也并非''主观"的意义阐释影响了社会抗争,而是政治结构以及行动者对其的认知和意义编织共同构成了一个统一的过程。从这个角度看,国家并非对于社会抗争无关重要,只是它发生作用的方式要更加曲折(McAdam,1982,2000)。而在社会革命研究中,早期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欧洲和亚洲的"伟大革命",然而从20世纪70到90年代,与新社会运动的兴起类似,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许多并非以阶级作为基础的革命运动。这使得革命研究也开始超越国家中心视角的结构主义框架,而更加注重意识形态和跨阶级革命联盟的重要性,并更加注重借鉴社会运动的研究成果,关注大众动员机制等重要因素(G〇ldstone,2001)。这些理论和经验研究也必将进一步丰富我们对于国家如何塑造抗争政治的理解和认识。
参考文献:
1.蔡禾、李超海、冯建华,2009,《利益受损农民工利益抗争行为研究--基于珠三角企业的调查》,《社会学研究》第1期。
2.陈柏峰,2010,《无理上访与基层治理》,会议论文,发表于''宪政、公共政策与法学研究新范式研讨会",北京大学法学院主办,2010年10月。
3.陈峰,2009,_家、制度与工人阶级的形成--西方文献评述及其对中国劳工问题研究的意义》,《社会学研究》第5期。
4.陈映芳,2006,《行动力与制度限制:都市运动的中产阶层》,〈社会学研究》第4期。
5.蒂利,查尔斯,2009,《土会运动,1768-2004》,胡位钧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6.冯仕政,2006,《单位分割与集体抗争》,《社会学研究》第3期。
7.戈德斯通,杰克,2009,《国家、政党与社会运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8.黄卫平、陈家喜,2008,贼市运动中的地方政府与社会》,《东南学术》第6期。
9.卡恩,乔纳森,2008,《预算民主;美国的国家建设和公民权(1890-1928)》叶娟丽等译,上海:格致出版社。
10.卡茨纳尔逊,艾拉,2009,《工人阶级的形成与国家--从美国视角看19世纪的英格兰》,彼得·埃文斯等编著《找戈回国家》,方立维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1.李普塞特,西摩o马丁,1995,《一致与冲突》,张华青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2.李培林、张翼、赵延东、梁栋,2005,《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当代中国社会矛盾问题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3.梁治平,2004,〈法律的文化解释》,北京:生活o读书o新知三联书店。
14.刘能,008,《当代中国群体性集体行动的几点理论思考--建立在经验案例之上的观察》,开放时代》第3期。
15.马骏,2010,〈经济、社会变迁与国家重建:改革以来的中国》,《公共行政评论》第3卷第1期。麦克亚当,道格、西德尼·塔罗、查尔斯·蒂利,2006,《斗争的动力》李义中、屈平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