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课程的实施困境及其突破
时间:2015-10-14 14:06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王润;周先进 点击次数:
[摘要]:课程实施是一项复杂性活动,是课程领域的重要课题。作为其组成部分,云课程这一新生事物在为我国课程改革带来生机与活力的同时,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诸多现实困境。因此,要使云课程的核心理念真正进入实践领域,必须加强云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理论指导与澄清。针对以上困境,可采取以下应对性策略:完善云课程“ 文本”,促进云课程实施的科学化;转变课程“ 人”的传统认识,避免云课程实施的形式化;加大支持性环境建设力度,改善云课程实施的软环境;构建云课程评价范式,监督云课程实施过程和结果。
[关键词]:云课程实施;在线教学;虚拟课堂;
云课程建设近年来,云课程作为一种新型课程形态开始登上课程舞台。作为课程世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云课程既有超越之处,也存在难为困境。一方面,云课程所包含的诸多理念,如以学生为本、实现教学数字化与无纸化、课程资源泛在化、构建个性化学习环境与协作研究氛围等,为我们呈现了一副美好且丰富的课程愿景;但另一方面,云课程在从“ 云端”走向实践的过程中也正遭遇重重困境,亟需我们从课程实施的立场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探讨。本文试图从课程“ 文本”、课程“ 人”、课程环境①三个角度,反思当前云课程实施中的困境,并进一步探索突破措施,期望能对当前的云课程实施以及教学模式完善有所裨益。
一、课程“ 文本”:从纸上到线上的转向困境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 知识传播主要通过教材、教辅资料等非生命载体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传播知识与技能的生命载体而进行。而在云课程教学中,虚拟化、电子化、情境化、统整性与碎片化的知识载体占据主要地位,课程“ 文本”载体从纸上转向线上,但这一转变并非一蹴而就,它在具体实践中面临诸多困境。
1.课程“ 文本”形态多样化构建的困境
云课程的实施过程是虚拟课堂与学生之间的对话过程。学生是个性化的存在,有着不同的选择爱好与视觉偏好,加之学生的知识基础不同,理解能力、问题意识与接受能力也参差不齐,因而,他们对课程文本的要求也存在“ 个性差异”。为满足不同学生的真实学习与成长需要, 要求云课程文本的构建应该体现多元化与弹性化。然而,由于云课程属于新生事物,其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平台构建也不够完善,云课程文本多样化形态构建的力度还较为薄弱,大部分文本为课堂视频, 且多以专题或小章节的形式存在,时长不一,并且在部分课堂视频教学中,以教师讲述、学生聆听为主,诸如图片、音频、动画等课程文本则较鲜有。因而,为了达到因材施教的目标以及帮助学生构建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云课程文本形态建设必须超越单向度的立场与方法。
2.课程“ 文本”内容组织的系统化困惑
“ 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全部课程问题就是内容问题。”[1]因此,在课程领域,课程内容问题是关键性的存在。而课程文本内容组织的系统化则是保证课程实施效果的重要条件。云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主要任务就是依据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以及知识间的自然逻辑规律,通过系统化的组织,将课程文本内容知识结构转变成学生自主探究与自我发现学习的认知结构。然而,在当前的云课程内容组织层面却呈现出如下两个特征:首先,课程内容组织的静态化。这主要表现为课程内容组织的教材化倾向, 部分课程内容只是将教材中的内容通过技术化处理转换成网页内容或者PPT 内容搬到“ 云课堂”上。由于学生的学习是非线性展开的, 因而照搬教材的线性课程内容排列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 还可能会使学生产生厌学、疲劳的情绪与精神状态,这有悖于云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初衷。其次, 课程内容组织的堆砌化。部分课程内容虽能够超越既有文本依照非线性规律组织的状况, 但对庞大的课程资源的分类与组织却不够明显, 学生很难通过关键词或主题的搜索找到所需的系列化课程资源, 这会影响云课程实施的效果。有鉴于此,必须改善与加强云课程文本内容的系统化组织,才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
3.课程“ 文本”获取的便捷性挑战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 纸质化课程文本的获取是比较方便且快捷的。理论上, 云课程出现的初衷也是为了方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更有效地获取课程资源, 但这一愿望的达成依托于信息技术的普及与质量水平的提升。以爱课程网站②上的课程为例,绝大部分课程视频是免费的, 学习者不必担心课程文本的阅读权限问题。但是,云课程的视频文本不支持电脑下载离线观看,也就是说,在网络不能覆盖的地区是难以落实学习者随时随地学习的愿望的。不仅如此,诸如GIS 软件、I Pad 媒体、共享服务平台、IPV6等学习及交流工具设备的拥有也是云课程实施的重要条件之一, 但目前我国云课程实施所需的学习及交流共享服务平台的开发与构建还不够完善, 加之IPV6 技术尚未普及、IPV4 网络带宽技术又难以完全满足云课程实施的网络流畅性要求,这样,在如何落实云课程实施、如何将云课程文本快速便捷地展现在师生面前, 就成为当前云课程实施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课程“ 人”:从适应传统到内化“ 新知”③的转向难题
所谓课程“ 人”指的是围绕课程改革的公共论题发表主张和意见的专业人员或是大众媒体人员。[2]
这里的课程“ 人”主要指学生、教师、课程管理者等相关人员。这些课程“ 人”在从对传统课堂教学的适应转变为对云课程的接受与内化中还存在诸多难题。
1.学生:从现场学习到在线学习的学习平台转换挑战“ 从本体论的角度看,课程的存在是为了使学习者更有智慧地生存。”[3]智慧地生存意味着学生不仅拥有完整的知识体系与健全人格, 还要具备理想化的个性。因此,课程实施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都应该是学生理性与非理性素质的发展,这是学生走出学校、步入社会的重要素质诉求。长期以来, 由于受传统“ 师道尊严”思想的影响,在我国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很多时候还是课堂上的权威, 学生只是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故而,促进学生发展的个性化在很多时候成了口号,变得苍白与无力。久而久之,学生养成了不愿主动思考的学习与生活惯习, 导致课堂教学的整体风貌呈现出封闭性和保守型的性格。显然,这不符合云课程实施的具体要求与价值指向。学生从传统教学中的现场学习方式转变成在线学习方式,这一转换意味着学生将自我把控学习时间、空间与进度,自我调控学习过程与方法,同时,还要具有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与较高的理解能力, 这样才能及时有效地抓住云平台传递出的知识与信息。然而,长期处于“ 被动”文化与惯习环境下的学生,面对学习平台转换,他们的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理解与应用能力能否达到自我探究学习的要求, 又能否对自我学习现状有清晰的认识以有针对性地补差补缺,显然是云课程实施应该重视的现实性问题。
2.教师:由实体课堂到虚拟课堂的教学场域转
化症结
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 教师的教学场域是实体课堂,而在云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则通过云环境这一虚拟课堂完成教学。云课程的实施是学生依托于网络信息平台,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讨论和思考,开展主动式与个性化的学习过程。这一崭新的课程实施方式在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方面拥有很强优势, 但这一优势的发挥与落实也对教师的教学效能提出了较高要求。如何给学生提供最优化的学习路径,使学生实现有结构化的学习,掌握结构化的知识,并在适当控制与自由开放间寻求平衡, 需要教师在云课程实施过程中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在课上,教师不再是传统观念中单纯的专业知识传授人员, 课堂也不再是教师单纯向学生灌输知识的场所, 而是通过多样性的课程组织形式向学生传授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以及给予学生针对性引导并帮助学生展开知识探究的场域。在课下,教师必须精心设计与研制云课堂教学中的内容与材料,参与课堂视频录制、电子教材编辑以及课程文本形态的编辑与发布等一系列工作,而不再是传统课堂中教材的依附者, 教师拥有了较高程度的自主性与灵活性。然而, 由于长期笼罩在传道授业解惑使命以及“ 分数至上”的理念之下,教师的专业创造性在很多时候被遮蔽与虚化。那么,教师如何适应云课程实施教学场域的转换,有效地从实体课堂教学模式转向虚拟课堂教学, 是当前必然面对而又必须超越的挑战性症结。[4]
- 论文部落提供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SCI期刊和EI期刊等咨询服务。
- 论文部落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端专业的编辑团队,可帮助您指导各领域学术文章,您只需提出详细的论文写作要求和相关资料。
-
- 论文投稿客服QQ:
2863358778、
2316118108
-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